孩子之前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但后面护理照顾就慢慢好了,现在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不知道还不会不会再次复发这个病呢?复发的概率高吗?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复发概率比较高,理由如下:
1、手足口病致病病毒太多易发病
一般我们遇到的病毒感染病症通常只有一种或几种病毒造成发病,而手足口病目前发现的能感染治病的肠道病毒类型就有二十多种,即使你之前感染了一种手足口病的病毒,对这种病毒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但也还有那么的病毒在等待着,而你身体里可没有产生对其他病毒的抵抗力,因此手足口病复发的概率仍旧很高。
2、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易发病
手足口病发病率其实非常高,据统计,我国在几年前就有病例199万小孩得过这个病,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通过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或和患者完善、说话等方式进行传播病毒发病。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会复发吗
会复发。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肠胃病毒有20多种,而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却只针对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效,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无效,因此即使家长们之前给宝宝打了手足口病的疫苗,也还是存在很大的概率会复发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复发会比之前严重吗
不一定。
手足口病复发是不是会比之前的症状要严重,具体需要根据患者感染的是哪种肠胃病毒类型来看。
若是感染的是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那么病情会比较严重,少数患儿发病急的,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但若是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多半也是跟之前的症状差不多,就是出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一般一周左右自愈,家长只需做好以下护理即可。
如何避免手足口病复发
1、提高免疫力
手足口病就是喜欢攻击免疫力低下的2—5岁幼儿,因此日常作为家长要提供足量食物,平衡膳食,规律就餐,让宝宝不偏食不挑食,每天饮奶多饮水,避免含糖饮料,适量运动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健康生长、提高免疫力的基础方法。
2、高发期不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高发期,建议幼儿园如果出了手足口病病例的,就不要去幼儿园了,同时也不要去那些人多的商场,尤其是医院,建议在家好好休息,避开这个病症高峰期。
3、做好消毒工作
(1)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2)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
(3)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
(4)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墙壁等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
(5)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4、不吃变质食物和生冷食物
食物传播是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过期的、变质的、生冷的食物上面,尤其是没煮沸的水里,满满都是手足口病毒的身影。宝宝一吃,很容易传染。所以食材要新鲜,食物要煮熟,水也要煮沸,避免吃生食和生水。
5、出门戴口罩
飞沫传播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如果宝宝出去玩,和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说话,而有一个宝宝携带手足口病病毒,但若是此时给宝宝戴个小口罩,就能轻松挡住手足口病病毒。
6、不随意使用其他人的物品
手足口病的病毒可附着在患者曾经使用过的物品上面,因此宝宝日常在使用餐具或玩具时,要避免使用他人的,以免未做好消毒工作,引起传播感染,复发手足口病。
7、勤换洗衣物、勤通风
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的环境有利于防病,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8、勤洗手
手足口病是通过不洁的病毒感染的,因此我们要勤洗手,在饭前饭后、便后或玩耍之后都要洗手,而且要洗干净,防止手沾有病毒或脏物,然后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感染发病。
9、接种疫苗
接种EV71疫苗对该型病毒的手足口病有良好可靠的保护作用,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但只能预防由EV71型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要是之前得过一次EV71型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就不用再接种疫苗了。
手足口病复发了怎么办
1、及时隔离
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注意戴好口罩,避免飞沫传染,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空气传播病毒,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注意
手足口病痊愈后还具有传染力,需要继续隔离一周,一般来说整个隔离期有14天左右。
2、手足、臀部疱疹护理
(1)剪短指甲
为了避免手足口病的宝宝抓破手上的疱疹,建议及时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可戴手套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2)勤洗手
手足口病的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凡是用手接触过的食物、物品,需及时消毒,防止传染给他人。
(3)涂抹药物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时可涂0.5%碘伏。若疱疹破溃的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疱疹有溃疡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缓解疼痛,禁止外用含皮肤激素的各种制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4)清洗护理
保持疹子患处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对于臀部有皮疹的患者,应注意及时处理患儿大小便(尿不湿等),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
3、口痛、口腔溃疡护理
(1)涂抹药物
对于口里长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可以用维生素素B2粉剂、鱼肝油、西瓜霜等直接涂于宝宝口腔糜烂部分,帮助病症快速痊愈。
(2)口服维生素
另外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也能起到缓解疼痛,促进口腔溃疡快点好起来。
(3)吃东西后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
口痛有口腔溃疡的手足口病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4、中低烧护理
大部分儿童手足口病初期都会伴有发烧的症状,一般发烧温度为中低烧,不会超过38.5度,家长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给孩子退烧:
(1)解开衣物
儿童腋下温度量了是发烧的话,这时可解开儿童领口、外层的衣物,或者换上轻薄的衣服,有利于儿童散热,儿童也会舒适一些,减少哭闹。
(2)多喂水
儿童处于发烧的情况下,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较多,家长可时不时的给儿童喂食一些凉白开,补充体内水分。另外多饮水也能带走一些热量,调节体温,让儿童舒适一些,还能促进排尿,排出毒素。
(3)通风散热
发烧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房间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冷湿敷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也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或者使用冰枕。特别是要冷敷额头,还可以保护大脑不被烧坏。
(5)贴退热贴
儿童在发烧的情况下,还可使用退烧贴进行降温,一般家长给儿童贴一片退热贴粘在儿童的额头上即可起到降温的效果。
(6)小儿推拿退烧
功效:清热解表、发汗、退烧。
适宜对象:适宜100天—6岁儿童。
1.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3.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注意:当手足口病患儿体温超过38.5℃,脸热、烦躁、精神状态不好,则必须考虑使用退烧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用药,不可以自行随意用药。
5、注意随时观察病情发展
观察患儿:
(1)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
(2)是否有原有症状、体征的加重恶化;
(3)是否有其他危重信号出现。
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则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抽搐等情况,如出现以上情况的,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复发概率高吗 做好这9点避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手足口病耳朵上会长吗 注意:除了手足口病还有这些病会长疹子!
现在正处于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宝宝是不是被传染手足口病,一发现宝宝身上起有疹子就担心的不得了,那要是宝宝耳朵上上有疱疹的话,是不是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的疹子都长在什么地方呢?
手足口病耳朵上会长吗基本不会长在耳朵上。
根据临床上的观察结果来看,如果宝宝是因手足口病长有的疱疹,那么通常疱疹发作的部位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口腔这些粘膜薄、潮湿、容易透疹的地方,目前基本没发现疹子会长到耳朵上。
注意:有以下症状说明是手足口病1、手足口病轻症症状患儿感染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后,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 手足口病咳嗽、拉肚子护理治疗?
最近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感染了手足口病,发现孩子有咳嗽、拉肚子的现象,是不是手足口病引起的呢?手足口病会有咳嗽、拉肚子的病症吗?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手足口病前期可能会出现咳嗽、拉肚子的病症。
临床上手足口病的常见疾病表现为:发热、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的症状。
但一般因手足口病引起的咳嗽、拉肚子症状通常是在病症早期发作,家长最好是…
手足口病拉肚子吗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
手足口病是一种在5岁以下儿童中比较多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当宝宝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手足口病拉肚子吗?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呢?
手足口病拉肚子吗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前期症状,患儿都是突然的发病。患儿除了会出现发烧和咽喉疼痛的现象,患儿还会长出疱疹和丘疹,相对于其他的部位来说,患儿的口腔部位丘疹是最先出现的症状。
除此之外,由于患儿的肠道系统受到了病毒的感染,有一部分的患儿会出现腹泻的症状。之后随着患儿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腹泻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宝宝肚子疼吗 宝宝肚子疼要当心,或是其他疾病信号!
曾经碰到前来就诊的家长说,我家宝宝得了手足口病肚子疼,这要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手足口病会引发宝宝肚子疼吗?答案是,不会,那么宝宝肚子疼是怎么一回事呢,赶紧来看看吧。
手足口病宝宝肚子疼吗手足口病不会导致宝宝肚子疼。
手足口病的病症表现为:发热、口腔有疱疹或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不会出现肚子疼的症状。
若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表达自己有肚子疼的症状,说明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是以下病因导致的…
手足口病不发烧出疹子 手足口不发烧几天能好
前天带宝宝去隔壁家玩,不知道他家小孩得了手足口病,结果回来之后就发现宝宝就得了手足口病,但跟隔壁家的孩子病症不大相同的是我家宝宝手足口病不发烧只是起了疹子,这要如何护理呢?
手足口病不发烧出疹子正常吗正常。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一定都会发烧,有的可能不发烧就直接起皮疹,很多家长以为手足口病患者要先发烧,之后再出疹子,其实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手足口病的疱疹与发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过大多数患者手足口病都是在发烧后才出的疹子,小部分患者不发烧就出疹子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家长需根据以下方法护理好病情即可,无需太过担心。
手足口病不发烧出疹子如何护理1、…手足口病水泡处理方法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及口腔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传染性大,对于患儿皮肤出现的水泡该怎么处理呢?
局部涂药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时可涂0.5%碘伏。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疱疹有溃疡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缓解疼痛,禁止外用含皮肤激素的各种制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保持患处清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继发细菌感染。对出现皮疹、水泡的患儿,衣被要清洁,衣着要宽松、柔软;剪…
手足口病手上长的水泡几天能好
手足口病患儿的典型特征是发热、手足口出现疱疹,而且传染性较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应及时入院诊断,并注意隔离,那孩子手上长的水泡几天能好呢?
手足口病水泡一周左右消退手足口病如果无其他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手上长的水泡多在一周左右可自愈,而痘印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消退,一般不会留下痕迹,无色素沉着。
手足口病的皮疹特点手足口病的皮疹特点可以简称为:“四不像”和“四不”。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多以称为“四不像”。而且又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的“四不”特征。
促进皮疹水疱…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怎么办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后破溃形成溃疡,患儿常因口腔黏膜溃疡引起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烦躁等,这要怎么办呢?
予以流食或半流食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因有溃疡糜烂,小儿吃东西痛苦,家长要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给予易消化、清淡、质软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白粥、牛奶、豆浆、绿豆汤、青菜汤等,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不要吃酸味浓的水果,以免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
定时用温水漱口患儿口腔有溃疡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
手足口病发烧38度以上怎么办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很多宝宝在患病后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但宝宝手足口病发烧38度以上时该怎么办呢?
手足口病发烧的特点手足口病发热一般不高,多数在38度左右。发热一般是手足口病首先出现的症状,要早于皮疹1-2天,同时还会伴有轻度的流感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等。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发热可持续4-5天,有严重并发症患儿可出现突然高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手足口病发烧怎么办发烧38.5度以下手足口病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不需要专门服用退烧药物,在正确治疗手足口病的…
治手足口病偏方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皮疹,在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那有什么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偏方吗?
偏方一药方:金银花6克、板蓝根6克、连翘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功效: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手足口病。
偏方二药方:板蓝根10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尤其适用于出现牙龈肿痛症状者。
偏方三药方:黄芩10克、黄连10克、丹皮10克,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