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板式换热器是以纯铜(或镍)为钎料,在真空钎焊炉中,将相邻不锈钢波纹板片钎接而成的板式换热器。板片间形成通道,边角上的角孔分布使两种介质在通道中交替流动,数目众多的接触点提供了很好的机械强调,接触点和边缘由铜(或镍)钎焊密封,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效率高,制冷剂填充总量小,适应范围广,价格性能比好等优点。
钎焊板式换热器通道特性H通道:传热系数高。适用于小流量但传热强(高比热,有相变但大温差)的情况,如制冷传热。M通道:传热系数和阻力介于H和L通道中间。L通道:传热系数低,阻力小。适用于大流量,传热弱(低比热温差小)的情况,如:环境压力下的空气传热。结构紧凑:使用薄不锈钢板,换热系数高,滞留量少。
可靠稳定:选用不锈钢316L和钎料,焊缝质量高,能承受高温和高压,疲劳强度高。重量轻:仅相当于壳管式的百分之20-百分之30,减低运输和安装费用。
钎焊板式换热器分类及优缺点的相关内容
板式换热器温度传感器故障
一、被测介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变送器输出没有变化,这种情况大多是温度传感器密封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温度传感器没有密封好或者是在焊接的时候不小心将传感器焊了个小洞,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更换传感器外壳才能解决。
二、输出信号不稳定,这种原因是温度源本事的原因,温度源本事就是一个不稳定的温度,如果是仪表显示不稳定,那就是仪表的抗干扰能力不强的原因。
三、变送器输出误差大,这种情况原因就比较多,可能是选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丝不对导致量程错误,也有可以能是传感器出厂的时候没有标定好。
板式换热器板片怎样区别上下
板式换热器板片区别上下方法:
根据角度方向来区分安装,换热器板片分为大角度、小角度、大小角度混合,若第一张板片是角度朝上,则第二张板片角度应该朝下,遵循板式换热器逆流的原理,增加介质实现湍流的状态。
板式换热器板片是专门用于板式换热器中用来隔离介质和进行热交换的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材质有不锈钢(SUS304.316),钛及钛钯(Ti,Ti-Pd),20Cr,18Ni,6Mo(254SMO),合金(C276),铜(H68)等。
板式热交换器进水温度多少
上水温度与回水温度相差在10度以内,压力方面的要求一般在0.3-0.5mpa之间,这要根据技术经济综合确定了。如果是凉水塔移除热量的话,建议温差需进一步减小,不然凉水塔冷却后的上水温度将达不到预期效果,此时建议温差在5-8度为宜。
上水温度 30°c 回水温度 40°c 温升 10°c 上水压力 0.45 mpa g 回水压力 0.25 mpa g 结垢系数 0.00034 m2k/w。
无梁楼板和板式楼板区别
板式和无梁式楼板两者均没有梁结构。两者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特点不同:
1、板式楼板的特点:跨度一般在2m左右,可至3m,板厚约70mm,板内配置受力钢筋(设于板底)与分布钢筋,按短跨方向搁置。
2、无梁式楼板的特点:为了提高柱顶处平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往往在柱顶设置柱帽。无梁楼板采用的柱网通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这样较为经济。通常采用的柱网尺寸为6m左右。
无梁楼板可以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适用于楼堂,大厅等需要大空间的地方。现实生活中有抗震要求的建筑都不采用无梁楼板。因为对抗震不利。
二、两者的使用不同:
1、板…
叠式和板式的区别
板式一般是钢-混凝土组合形成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等优点,而且混凝土浇筑时不用模板,彩钢板可直接作为模板。
叠式一般是加固改造的范畴,原先结构楼板配筋、混凝土强度不足,可以通过在其上部重新浇筑一叠合层,重新配筋,使之满足结构承载力的要求。
板式一般是小高层,几面通风采光,但是建筑成本低,占地 蝶式也属于点式的一种,建筑形态有点象蝴蝶,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