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的丞相有樗里疾、甘茂、魏冉、范雎、蔡泽。
他们都有为秦国做出政绩,范雎在位害死了白起,有点可惜。
秦襄王也是非常厉害的贤君。基本上把其他六国打残了。为后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襄王丞相是谁
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的丞相有樗里疾、甘茂、魏冉、范雎、蔡泽。
1、樗里疾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赵氏,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拜为右更,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汉中,攻城略地,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秦武王即位后,驱逐张仪和魏章,任命战功卓著的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基。秦昭襄王元年,拜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务。七年(前300年),去世,葬于渭水南岸章台之东,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著有作品《青鸟经》,传于世。
2、甘茂甘茂,姬姓,甘氏,名茂,生卒年不详,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人,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国左丞相。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周赧王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秦王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为楚所拒。后卒于魏国。
3、魏冉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南),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他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公元前266年,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卒于陶邑,葬于此地。
4、范雎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5、蔡泽蔡泽,生卒不详,战国燕国纲成(今河北万全)人,善辩多智,游说诸侯。蔡泽在走投无路入秦,经范雎推荐,被秦昭王任为相.随后在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任职。惠文王之后,献计秦昭王杀信陵君、灭东周,几个月后,因被人攻击,害怕被杀,辞掉相位,封纲成君。居留秦国十多年,秦始皇时,曾出使燕国,号为纲成君。
在哲学上,倾向于道家,着重发挥道家“功成身退”的思想。
秦襄王丞相是谁的相关内容
秦统一六国后丞相是谁
答案如下:
秦统一六国以后的丞相是李斯。
公元前221年齐王建投降秦国。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丞相李斯继续担任丞相。并协助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统一六国后丞相是谁
李斯。
秦统一六国后丞相是李斯,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阳办事处李斯楼社区)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写作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唐代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此诗乃是投赠之作,张丞相是指张九龄,也是著名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含有这层意思。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写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干谒的痕迹。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后四句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景的作用
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从此诗来看,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逸士风神与高人的性情
丞相何故发笑什么意思
“丞相何故发笑”是三国时期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其部下在曹操大笑时问的话。
《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事情,曹操每笑一次就来一次追兵。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
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
邓艾为什么当没有蜀汉丞相
因为邓艾是曹魏阵营的人,邓艾和蜀汉政权是敌对关系,后来就是他帅军灭了蜀汉,又怎么可能当蜀汉丞相。
邓艾,字士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邓艾文武双全,深谙兵法,他对内政也是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之后邓艾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田续所杀害。
泰始九年,邓艾被平反昭雪。
五代前蜀时期,邓艾被王建追谥为彰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