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张献忠的《七杀诗》。全诗为:
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
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
2、民间流传,张献忠屠蜀曾立"七杀碑",书:“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考古发现的所谓“七杀碑”上并无一“杀”字,实为张献忠“圣谕碑”,书“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我生不为逐鹿来出处的相关内容
鹤可以搏鹰出处
出自《楚辞·渔父》。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札记二:鹤,实为猛禽,可以搏鹰。
翩翩君子纵然可以是搏鹰的猛禽,可是君子也有外界的束缚,喧嚣与困惑,只是君子总是能够在嘈杂和匆忙中平静地前行。鹤立于世,有其洁白的羽毛,朱红的鹤顶,挺立的身姿。而真正的君子也有如鹤一般坚韧高雅的君子之心、君子之姿、君子之风。
芝兰君子性出处
出处:《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
意思就是以芝兰比喻君子的性格。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比喻君子不媚俗,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尤其是,当身处穷困时,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品德,不象小人那样:“穷斯滥矣.”
从此不相见便可不相念,出处
出自仓央嘉措的情诗《十诫诗》,全诗如下: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我点高香敬神明出处配音出处
出自《己亥杂诗》。整句是我点高香敬神明,抵我心中意难平,再把高香举过头,怨我不染人间愁,意思深远,比喻人们为他人烧香拜佛为他人祈福。
支颐听秋水问蜉蝣出处
支颐听秋水问蜉蝣出自于歌曲《吹梦到西洲》。意思是:听着自然界发出的种种细微的声响,用手托着下巴,仔细聆听秋天的水声,思绪着人生像蜉蝣一样短暂,一人一蜉蝣,仿佛与蜉蝣在交流着生命的短暂。 《吹梦到西洲》这是一首曼丽奇幻的“画壁之歌”,歌名取自于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一句,这首歌不仅歌词清俊浪漫,大胆幻想,将幽暗不明、缥缈难求的桃花源描绘的淋漓尽致,并且在黄诗扶和妖扬两个人的演绎之下显得格外的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