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八大行按照其大小排序是:首先是太阳排第一,排第二的是木星,排第三的是土星,排第四的是天王星,排第五的是地球,排第六的是金星,排第七的是火星,排第八的是水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排名
太阳系八大行星从大到小排列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木星的直径为142984千米,其质量为1.900e27千克土星的直径为120536千米,其质量为5.68e26千克天王星的直径为51118千米,其质量为8.683e25千克。
海王星的直径为49532千米,其质量为1.0247e26千克地球的直径为12756.3千米,其质量为5.9736e24千克。
金星的直径为12103.6千米,其质量为4.869e24千克火星的直径为6794千米,其质量为6.4219e23千克水星的直径为4,880千米,其质量为3.30e23千克。
被除名的冥王星
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的冥王星曾被认为是行星,但2006年8月24日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经两千余天文学家表决通过———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作为行星,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以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恒星运转。
二、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
三、能逐渐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天体。
冥王星因为第三条不符,且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一)过于巨大,形成了双行星系统,所以根据这个定义,冥王星被除名为矮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排名
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排名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地球海王星金星火星水星。其中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是岩石类行星,木星气态,土星液态,天王星海王星冰态。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排名的相关内容
五大行星并列
无大行星并列,是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人们对行星的认识是随着历史在不停地进化的。 行星的概念已经不仅延伸到太阳系,而且还到达了其他太阳系的系统。 对行星定义的内在的模糊性,已经导致了不少科学家的争论。 从远古时代起,五个肉眼可见的经典行星就已经被人熟知, 他们对神学,宗教,宇宙学和古代天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五大行星并列
在中国古代,五大行星是和太阳、月亮并列的,称为日月五星,一起叫做七政。《尚书·尧典》中记载道"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宋蔡沈传:"七政,日月五星也。七者,运行于天,有迟有速,犹人之有政事也
小行星和八大行星最大的区别
1、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外的绕太阳公转的很小的天体。
2、小行星和大行星除了质量差之外,没有本质不同。它们的轨道也是椭圆形的,绝大多数介于木星和火星之间,公转周期为3年半至6年。
3、绝大部分的小行星的体积都很小,直径超过100千米的只有112个,目前已知最大的小行星直径有1000千米,不到月球的1/3。
4、因为与木星极为接近,有些小行星的轨道受木星引力的影响而改变。
小行星和八大行星最大的区别
那么小行星与大行星最大的区别就是体积和质量比大行星小得多。小行星直径一般不超过1000千米。体积和质量介于大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
大行星中自转周期最短的是
就太阳系而言,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木星自转最快。
八大行星自转周期按大小顺序为(地球日):
一、金星自转周期
243.0185日(逆向自转)
二、水星自转周期
58.65日
三、火星自转周期
1、026日
四、地球自转周期
0.9973日
五、天王星自转周期
0.7183日
六、海王星自转周期
0.6713日
七、土星自转周期
0.444日
八、木星自转周期
0.4135日
…小行星为什么撞大行星
小行星经过大行星会被大行星吸引撞上大行星,根据万有引力,行星越大质量越高引力越大,如木星的强大引力在太阳系中吸住的小行星最多,小行星是不规则运动的天体,形状各异,来自土星木星之间的小行量带,这些小行量是一颗大行星爆炸形成的,其中有些更小的小行星脱轨成了流浪者。
八大行星后面
八大行星的后面是矮星冥王星。冥王星原属九大行星之列,后因是矮星被剔除。冥王星是已知太阳系最外层的星球,它离太阳2.5亿光年,其轨道呈大椭圆形,与行星海王星轨道交叉,绕太阳绕一圈需要200多个地球年,冥王星一棵孤寂的冰态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