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阳能电池
、防盗报警器和照相机的测光表都是以光电效应
为基础的。
2、核能利用了这样一个物理现象:
当铀原子发生裂变时,总质量的微量损失可以转变成能量,其依据正是爱因斯坦的著名等式E=Mc2.如今,核能为英国提供了25%的电力。
3、全球定位系统
之所以能将物体的位置精确到米,正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地球卫星发出的信号进行了修正。
4、狭义相对论
与量子理论相结合,指出了反物质
的存在.科学家们利用正电子,即反物质“电子”,通过X射线
层析照相术研究大脑活动。
5、亚原子粒子的特性是相对论的直接结果,其存在可以解释从化学元素
的特性到磁铁作用的多种现象。
6、爱因斯坦1916至1917年对光子的研究为人类40年后发现激光奠定了基础,目前激光广泛应用于从DVD到激光打印机
的多种产品。
扩展资料:
早在16岁时,爱因斯坦就从书本上了解到光是以很快速度前进的电磁波
与此相联系,他非常想探讨
与光波有关的所谓以太
的问题。
以太这个名词源于希腊,用以代表组成天上物体的基本元素。
17世纪的笛卡尔
和其后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创并发展了以太学说,认为以太就是光波传播的媒介
它充满了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物质中。
与以太说不同,牛顿
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认为,发光体发射出的是以直线运动的微粒粒子流,粒子
流冲击视网膜
就引起视觉。
18世纪牛顿的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却是波动说占了绝对优势。
以太的学说也大大发展:波的传播需要媒质,光在真空中传播的媒质就是以太,也叫光以太。
与此同时,电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经过麦克斯韦
、赫兹
等人的努力,形成了成熟的电磁现象的动力学
理论——电动力学。
并从理论与实践上证明光就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从而统一了光的波动理论与电磁理论。
以太不仅是光波的载体,也成了电磁场的载体。
直到19世纪末,人们企图寻找以太,然而从未在实验中发现以太,相反,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却发现以
爱因斯坦十大发明是什么
1、烟雾探测器
2、平坦的公路 在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中探讨了在不同溶液中测量分子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后来成为胶体化学的基本方法。建材工程师在建造公路时,就是利用他的研究成果。
3、电脑显示器 发明电脑显示器的工程师必须使显示器符合“相对论效应”,否则控制电子飞驰的磁铁就会在显示屏上产生模糊图像。
4、精准的激光 每一件商品条形码也得益于爱因斯坦的激光理论,只有激光才能准确读出条形码中的编码。
5、太阳能电池 这些光电池能够把太阳能转成电能,爱因斯坦在90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里就首次正确地分析过这一转换原理。他发现光子具有能量。某些光子携带的能量足以克服将电子集中于某种金属的“粘性”,这就是著名的光电效应。
6、数码相机 从镜头飞进来的光子会把半导体里的电子挤走,这同样利用了宝贵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
7、药物 许多药物制造得益于爱因斯坦那篇有关布朗运动的论文。 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最先观察到,悬浮的液体中的微粒永远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爱因斯坦则利用布朗运动创立了将微观数量和宏观数量联系在一起的统计法。 直到今天,这些统计法仍是全世界药剂师必须遵循的配比法则。
8、全球定位系统 爱因斯坦发现,如果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多个事件联系在一起考虑,那么传统的时间概念就不够充分。虽然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上安装了精确的原子钟,但是,如果没有地面原子钟对卫星原子钟的时间调整,定位系统每天发给地面的信号就会出现1.6千米的偏差。
9、控制X射线的能量 医生在为你实施放射治疗前,需要估计X射线可能对你细胞造成的伤害,根据就是爱因斯坦的E=mc2。
10,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相结合,指出了反物质的存在.科学家们利用正电子,即反物质“电子”,通过X射线层析照相术研究大脑活动.
爱因斯坦十大发明是什么
爱因斯坦不是发明家。
他的贡献有:光电效应,相对论,质能联系方程等等。
爱迪生才是,发明有: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坚守着“上帝不掷骰子”的量子论诠释(微粒子振动与平动的矢量和)的决定论阵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
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这是牛顿引力理论无法解释的),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十大发明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发明电风扇
空调虽然可以给我带来温度的实际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只能维持在比较小的范围,当离开了空调的辐射范围,我们还是会被热到。
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凉的地方一下子到高温度的地方,很容易受不了温差而感冒。
长期在空调房里抵抗力容易下降,甚至产生“空调病”,影响身体健康。而风扇加速了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即使是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为什么要发明电风扇
风扇加速了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人类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就象是以前很热,科学家就发明了风扇后来环境污染了造成越来越热…
增氧剂谁发明的
发明人:周永康
申请人:深圳市绿方洲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日期:2002-08-06
申请公布日期:2007-03-21
代理机构: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彭家恩
地址:518031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中路佳和大厦B座24层
摘要:一种海水养殖增氧剂,其组成成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按重量百分比为:碳酸钠25~50%、碳酸氢钠50~70%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0~10%。上述海水养殖增氧剂的使用方法为:每30m3海水虾池用量50~150g。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弥补水质环境所造成…
cr是哪一年发明成功的
CR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895年,1915年由Peachey首次获得工业化生产专利,并于191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CR的研究、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除了用NR制备CR外,还出现了用合成聚异戊二烯橡胶生产CR的技术,但以前者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初,据说世界上CNR的年产量约为40kt,到2000年,全世界CNR的年产量约70kt。世界上生产氯化橡胶的国家有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
cr是哪一年发明成功的
CR
认知无线电的英文简称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Joseph…
谁发明了浴盐
荷兰人发明了浴盐。在很早以前,欧洲的水手们,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皮肤容易破裂及老化,但由于海盐的清洁和治疗作用使得他们的皮肤仍能保持最佳状态。受此启发,荷兰人将取自深海的盐精炼成浴盐用于皮肤的保养
在许多国家,人们已经习惯用深海浴盐洗脸、浴足,它能促进新陈代谢、深层清洁肌肤、消炎、杀菌、快速治愈小伤口、祛除多余油脂和角质层、修复凹凸不平的表皮、收敛粗大的毛孔……长期使用肌肤柔滑细腻。
电灯是谁发明的,用的是什么原理
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原理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于1879年10月21日试制成功由碳作灯丝的电灯。翌年,他又成功地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毛竹丝灯。之后1904年,奥地利人亚历山大·成斯特和弗兰兹·那曼发明了比毛竹丝灯强三倍的钨丝灯,前者才被取代。钨丝灯从1907年开始大批生产,一直沿用至今。
电灯是谁发明的,用的是什么原理
爱迪生发明。
原理:白炽电灯的工作原理
白炽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以提供照明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多摄氏度)时产生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