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作手法

更新时间:2023-04-19 22:52

诗人善于运用对比、衬托,以及情景交融多种手法,把一切写得栩栩如生。

1、先说对比与衬托。

颔联是:因为以前看到妻子,进入眼睛的总是满脸愁容而今天再看,那愁容消失得干干净净了。这一对比,不仅表现妻子的高兴与激动,而且又从侧面突出了诗人更加欢快的心情。妻子高兴的样子,又迅速传染给诗人,于是就有了“漫卷诗书”的动作与“喜欲狂”的疯癫。请看,这岂不是对比兼衬托的艺术

2、再说情景交融。

颔联、颈联是读者如果把两联连在一块思索,就不仅会欣赏到“白日”与“青春”等艳阳高照和春风拂面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而且会从“放歌”与“纵酒”这些似乎失去理智的狂欢中,从“作伴”这种自作多情的痴迷中,从“还乡”这个超前的想象中,体会到诗人杜甫亦悲亦喜、忽悲忽喜、悲喜交集的那种极其复杂的心情。这岂不是绝妙的情景交融的艺术

三.独一无二的对仗艺术。

这首诗除首联外,其他三联都是对仗联。这里不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两联的自由与舒放,单说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尾联的对仗特点。我们知道,律诗的首联与尾联是不要求对仗的,可这首诗的尾联却不仅对仗,而且对得十分奇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作手法的相关内容

贼乘官军宴的宴意思

宴:宴会。

句子的意思是:贼军趁着(明朝)官军举行宴会。

参见《明史·秦良玉传》: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

译文:第二年正月二日,贼军乘明朝官军举行宴会时,夜袭明军。秦良玉夫妇首先打败贼军的偷袭,并且追击到贼军老巢,连续攻破七座寨子,将贼军打得大败。

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的意思

叛军实力强大,政府军队看到叛军的气势就开始退败了。这句话出自黄巾军和官军的斗争

望风而靡,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fēng ér mí,指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也指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形容军无斗志,同“望风披靡”。

闻官军收河北的诗意状元大课堂

诗意状元大课堂: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文:

作者:杜甫(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连接词

原诗中,所指的四个关联词是:即从……穿……,便下……向……。

这四个“关联词”,连着四个地名,“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襄阳)向(洛阳)。”

四个“关联词”,连着四个地名,充分体现诗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后欢欣鼓舞之心,和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回乡之情。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

四个关联词连续运用,给人一种急切的,一气呵成的感觉。

官军忽传收蓟北,是什么意思

官军忽传收蓟北意思是忽传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原句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