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函数在excel表中应用

更新时间:2023-04-17 09:49

会计函数在excel表中的应用有:

1、VLOOKUP函数

用途:在表格或数值数组中查找指定的数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或数组当前行中指定列处的数值。

语法: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参数:Lookup_value 为需要在数据表第一列中查找的数值。Table_array 为需要在其中查找数据的数据表,Col_index_num 为table_array 中待返回的匹配值的列序号。Range_lookup 为一逻辑值,如果为TRUE 或省略,则返回近似匹配值,如果range_value 为FALSE或0,将返回精确匹配值。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N/A。

2、COUNTIF函数

用途:统计某一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语法:COUNTIF(range,criteria)

参数:range 为需要统计的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区域Criteria 为参与计算的单元格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其中数字可以直接写入,表达式和文本必须加引号。

3、SUMIF函数

用途: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

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参数:Range 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Sum_range 为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

4、IF函数

用途:执行逻辑判断,它可以根据逻辑表达式的真假,返回不同的结果,从而执行数值或公式的条件检测任务。

语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参数:Logical_test 计算结果为TRUE 或FALSE 的任何数值或表达式Value_if_true是Logical_test为TRUE 时的返回值,Value_if_false是Logical_test为FALSE 时的返回值。

5、SUM函数

用途: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

语法:SU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需要求和的数值(包括逻辑值及文本表达式)、区域或引用。

注意:参数表中的逻辑值被转换为1、文本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将被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将被忽略。

6、MAX函数

用途:返回数据集中的最大数值。

语法:MAX(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找出最大数值的数值。

7、RANK函数

用途:返回某一数值在某一组数值中排序第几。

语法:RANK(number,ref,order)

参数:number是需要确定排第几的某一数值ref是指某一组数值order是指排序的方式,输0表示从大到小排,输1表示从小到大排。

8、AVERAGE函数

用途:计算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平均值的数值。

会计函数在excel表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matlab怎么求sin函数

matlab的库里面就已经有sin函数的程序了,只要直接进行调用就可以。比如说sin(2x)在matlab里面就直接是sin(2*x)这样就调用了。

2*pi*f0*i

=2*pi*0.5*i

=pi*i

由于i是整数,所以就是pi的整数倍。

知道pi的整数倍的正弦值是0,之所以越来越大。是因为pi与真实的圆周率之间有误差,在i越大时,这个误差也越大。

扩展资料:

图像中给出了用弧度度量的某个公共角。逆时针方向的度量是正角而顺时针的度量是负角。设一个过原点的线,同x轴正半部分得到一个角θ,并与单位圆相交。…

锐角三角函数表

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sin0=0 sin30=0.5 sin45=0.7071 sin60=0.86603 Sin90=1

cos0=1

cos30=0.866

2、常见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如下:

1、sin 30°= 1/2,cos30°=√3/2,an30°=√3/3

2、sin45°=cos45°=√2/2,tan45°=1

3、sin60°=√3/2,cos60°=1/2,tan60°=√3

cot函数图像及性质

余切函数y=cotx定义域是{X丨X≠k兀,K∈z}值域为R。在区间(K兀,K兀十兀)k∈Z上是减函数。X=K兀(k∈Z)是图象渐近线。图像关于(K兀/2,0)(K∈Z)成中心对称。

请问分段函数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当函数的定义域被分成几个区间,并且在各个区间内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对应关系均不同时,这时候的函数叫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本质在于函数在定义域中的某个点或某个区域被断开,且各个区间的映射关系各异,但各个分段的区间同属该函数的定义域。

请问分段函数是什么呢

一个函数f(x),在其定义域上,取其定义城上的n个相邻区间,并在每定义域上的每个区间上,给于该函数的具体函数形式。这就是分段函数的本意。如:f(x)=sinx(x属于(-∞,0),f(x)=x²(x属于[0,∞)就是一个把f(x)在其定义域(-∞,∞)上,分二段(-∞,0)和[0,∞)来确定了该函数的具体函数表…

如何判断分段函数共有几段

首先看各分段函数的函数式是不是连续(这就是一般的初等函数是否连续的做法)然后看分段函数的分段点,左右极限是否相等并等于函数值。分段点处的左极限用左边的函数式做,分段点处的右极限用右边的函数式做。

要作分式函数的图像,首先应对函数式进行化简,再作函数的图像,特别要注意化简后的函数与原来的函数定义域是否一致。

扩展资料:

由于分段函数概念过广课本无法用文字明确给出分段函数的定义,故以更的实际例题的形式出现。但不少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仍对它认识肤浅模糊,以致学生解题常常出错。

分段函数有几段它的图像就由几条曲线组成,作图的关键就是根据每段函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