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民间节气谚语

更新时间:2023-04-17 09:46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24民间节气谚语

二十四节气农谚:

立春

六九头打春,动手早备耕

节前十日热,节后十日冷。

立春一日晴,一季雨水匀

立春一日寒,一季温暖春。

雨水

春雨贵如油,耙耘防墒流

五九又一九,沿河看翠柳。

雨水一日晴,春雨来的忙

宁愿饿断肠,不能吃种粮。

惊蛰

惊蛰雷声响,农夫闲转忙

惊蛰刮北风,从头再过冬。

惊蛰不耙地,蒸锅跑了气

惊蛰节打雷,米粮贱如泥。

春分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刮南风,先雨后旱情。

春分阴两天,春季雨不停

春分节前暖,春分节后冷。

清明

清明大蒜栽,柳絮纷纷来

清明断了雪,顶凌播小麦。

二月重河冻,米面憋破瓮

三月没一根,二月遍地青。

谷雨

种地选好种,秋来大丰收

谷雨节前后,点瓜又种豆。

谷雨要断霜,大田忙耕种

谷雨雨淋淋,当年好墒情。

立夏

立夏若无雨,犁耙高挂起

锄头不下地,秋来欠收益。

立夏布谷叫,摇耧种谷忙

立夏青蛙唱,大雨落田桑。

小满

小满节气到,玉米大豆套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难买五月旱,六月吃饱饭

谷怕卡脖旱,黍怕雨水灌。

芒种

庄稼想种好,三年要两倒

谷子不怕小,就怕坷垃咬。

雨少气温升,芒种怕雷公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

夏至

高山不种薯,十天小糜黍

谷稀麦子稠,粪大萝卜粗。

入伏天高温,夏至怕北风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小暑

小暑不算热,淫雨连几天

伏里深耕田,赛如水浇园。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

雨打小暑头,五九不使牛。

大署

大暑若下雨,百日就见霜

红日当头照,夜晚露水狂。

大暑天连阴,稻麦遍地收

入伏不种黍,数伏热死狗。

立秋

春旱保丰收,秋旱颗粒丢

立秋在晚上,中秋热死牛。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气温高,果梨灌满浆。

处暑

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处暑不起蒜,埋在地里臭。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处暑划破皮,赛过耕一犁。

白露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草上露珠凝,天晴无雨水。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好谷不见穗,好黍不见叶。

秋分

秋分收大田,动刀又动镰

八月秋收忙,绣女下了田。

秋分日久晴,晒出穗实盈

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寒露

不怕霜降霜,就怕寒露寒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草枯雁南飞,甜菜换吨粮

寒露收豆子,拔葱摘瓜忙。

霜降

霜降树叶黄,碌碡碾场忙

种好大棚菜,追肥把虫防。

严霜出毒日,雾霜是好天

结冰又结霜,来年粮翻番。

立冬

立冬一日晴,柴米溢满囷

立冬一日阴,柴米贵如金。

地冻车辙响,白菜萝卜长

无雨防旱春,有雨防寒冬。

小雪

小雪西北风,当夜要打霜

冬旺不理想,春旺粮满仓。

封地初雪飘,葡萄要埋好

果树快剪接,冬水要灌饱。

大雪

大雪节不冻,过年倒春寒

大雪节不寒,明年春要旱。

瑞雪兆丰年,冬雪一层面

天寒日又短,不刮风就暖。

冬至

冬至后十天,阳历过大年

冬至一日暖,烤火到小满。

冬至在月中,单衣能过冬

冬至强北风,日见天气冷。

小寒

小寒二三九,地冻北风吼

三九连四九,门缝来叫狗。

腊月见三白,来年好兆头

腊月雾三场,河底朝天吼。

大寒

大寒天降温,鸡爪卷腹中

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凶。

南风送大寒,赶狗不出门

大寒刮北风,来年粮满囤。

24民间节气谚语的相关内容

雨水节气大雁飞行方向

雨水节气,大雁开始飞回北方。雨水节气历时15天,古人细分为“三候”,每“候”5天:“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此后进入下个节气惊蛰,万物复苏,春天就要到了。

冬3月的节气排序

我认为冬3月的节气排序应该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从立冬开始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进入冬三月的严冬,大寒则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中国节气中,掠蛰是什么意思

答:中国节气中,惊蛰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3月6日交节,惊蛰作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升至0度以上,气候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万物冒地而出,万物生机盎然,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中国节气中,掠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与之前还捎带着些许凉意的雨水时节相比,惊蛰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春回大地。在惊蛰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已回升,人们也会在此时节出门踏青。在古老的中国,这一天还有许多特殊的习俗,既有趣又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中国节气中,掠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

北方什么节气没有虫子

北方寒露过后就没有虫子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The24Solar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

24节气的顺序和时间

24节气是我国对青夏秋各四季的划分。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风,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