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是属于措施费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对基坑支护的定义如下: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
基坑支护费属于什么费用的相关内容
基坑监测单位报监理什么资料
基坑监测单位向监理单位报基坑沉降及位移数据资料。
(1)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点。围护结构的变形是基坑内外土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原始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面运动。开挖一个基坑时,水平影响范围为1.5倍开挖深度,水平位移和沉降的监测控制点一般设置在2.5 ~ 3.0倍基坑开挖距离以外的稳定区域。变形监测点的布置和观测间距应遵循以下原则:每隔5 ~ 8m布置一个变形监测点,并应布置在基坑的重要部位、靠近周围建筑物等处。基坑开挖初期,可每2 ~ 3天观测一次当开挖深度超过5m至基坑底时,观测次数可适当增加,宜每1d观测一次…
基坑模板验收规范
基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模板验收规范如下: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
基坑开挖有哪些原则,基坑支护
基坑开挖必须遵守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分层开挖高度不超过3m,每段不超过30m,具体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避免进行大面积土方开挖。以保证基坑开挖期间的边坡稳定和安全。
、挖至距基坑底面300mm后停止机械开挖,采取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同时开挖至基坑底符合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防雷接地网的铺设,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工混凝土垫层进行基坑封底,避免基坑底长期曝露在外。
基坑开挖有哪些原则,基坑支护
1、基坑开挖原则: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每层不超过1.5米。
2、基坑支护应先在开挖每层土前进行,当周围有建筑物或管线时…
基坑脚手架防护标准
1、立柱采用40×40方管,防护栏外框采用30×30mm方管,中间采用钢板网,钢丝直径或截面不小于2mm,底座采用Ф12×4个膨胀螺栓与地面牢固固定。
2.防护栏杆立杆高度1200mm,每档标准长度为1900mm,底部设200mm高红白或黑黄相间挡脚板。
基坑支护桩嵌固深度参数
主要承受横向推力的桩。一般用于基坑支护、边坡支护以及滑坡治理,承受水平土压力或滑坡推力,一般比承受竖向力的基础桩需要更高的配筋,也经常和锚杆(索)一起使用(桩锚结构)。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排桩嵌固深度按相关计算公式计算且应满足条件: 1、单层锚杆排桩嵌固深度0.3倍基坑深度 2、层锚杆排桩嵌固深度0.2倍基坑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