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解释,它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指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造句:
1、许多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2、我们不能苟且偷安,一定要自强不息,才能创出一番事。
3、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一点都不颓废。
4、他虽然长期处于困境,但始终自强不息。
5、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
个人认为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独立自强,另一方面是坚韧不拔。
所谓独立自强,便是努力向上,即使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己也能度过难关,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谓坚韧不拔,个人认为是于困境中不放弃,就如1840年以来中国历经百年屈辱,期间探索了各种民族独立复兴的道路,过程虽艰难漫长,但还是前仆后继的完成了。
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精神财产和物质财产
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是人的根本财富,包括食物、衣服、住房等等物质基础的富有。第一类是根本财富,根本财富就是人的生命物质,即身体。第二类是必需财富这是与身体温饱密切相关的物质财富。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等等。
精神财富:
精神财富是指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科技成果权以及发明权等。他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即除物质上的财富,就是精神财富。
精神气和精气神的区别
无实质区别。在道家精指肾中精华物质,气是由此转化的能量表现,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示,如红光满面,眼晴炯炯有神,神彩奕奕。精就是我们所吃食物的精华,练精可以化气,练气可以化神。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描绘求实创新精神的成语
别具匠心
拼音:bié jù jiàng xīn
释义: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革故鼎新
拼音:gé gù dǐng xīn
释义:指去除旧的,建立新的革除旧弊,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或施政有重大变革等。
独辟蹊径
拼音: dú pì xī jìng
释义: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
独树一帜
拼音:dú shù yī zhì
释义: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海南精神小伙多吗
我认为不多,第一,海南是亚热带雨林的气候,主要是以种植香蕉,芒果,火龙果,木瓜等水果基地,还有各种海产品居多,没有工业基地年轻人就业前景不多,就是以服务行业为重,海南当地种植槟榔,大街上海南老人,孩子大部分都嘴里嚼着槟榔,我认为嚼着这东西提神,但面目上不不精神。
培养精神还是树立精神
是培育精神,培养:意思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培养和培育的区别:这两个词区别在“养”和“育”上:
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并不是要求人们终身只能干“一”行,爱“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工作者通过本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做到全面发展,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