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铁离子与硫化氢反应
三价铁离子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三价铁变为二价,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到零价,但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不同。
三价铁离子和硫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Fe3+ + H2S = 2Fe2+ + S↓ + 2H+
当溶液酸性不强时产物会不同:
H₂S少量:2Fe³⁺ + H₂S == 2Fe²⁺ + S↓ + 2H⁺
H₂S过量:2Fe³⁺ + 3H₂S == 2FeS↓ + S↓ + 6H⁺
完全干燥的硫化氢在室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但点火时能在空气中燃烧,钻井、井下作业放喷时燃烧,燃烧率仅为86%左右。硫化氢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一开始清澈的氢硫酸置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混浊,这是因为氢硫酸会和溶解在水中的氧起缓慢的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单质硫。
硫化氢气体可以和金属产生沉淀,通常运用沉淀性被除去,一般的实验室中除去硫化氢气体,采用的方法是将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中,形成不溶解于一般强酸(非氧化性酸)的硫化铜。
亚铁离子一般呈浅绿色,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反应,如氯气,氧气等。因此亚铁离子溶液最好现配现用,储存时向其中加入一些铁粉铁离子有强氧化性,可以与铁单质反应生成亚铁离 亚铁离子也有氧化性,但是氧化性比较弱,能与镁、铝、锌等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三价铁离子和硫化氢的反应现象
Fe3+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Fe3+,反应为:
2Fe3++H2S=2Fe2++S↓+2H+
反应现象是会产生沉淀
三价铁离子和硫化氢的反应现象的相关内容
烧碱与水反应的现象
烧碱又叫火碱,成分是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强碱,把烧碱放到水中,会慢慢溶于水,从混浊白色液体慢慢变得澄清,但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只会发生放热现象,溶液会慢慢变热。
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透明,大量氢氧根离子游离在溶液中,具有强碱的通性,一定要小心不要碰到手或者眼睛里,对皮肤和粘膜有较大伤害,一般家用就是用来溶解后通下水道用,当然也存在一些肥皂里,去油效果很好
重铬酸根和亚铁离子反应现象
亚铁和重铬酸根的离子方程式为:6Fe²⁺ + Cr2O7²⁻ + 14H⁺=2Cr³⁺ + 7H₂O + 6Fe³⁺亚铁离子一般呈浅绿色,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反应,如氯气,氧气等。
因此亚铁离子溶液最好现配现用,储存时向其中加入一些铁粉(铁离子有强氧化性,可以与铁单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亚铁离子也有氧化性,但是氧化性比较弱,能与镁、铝、锌等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作用用途1、用于制铁盐、氧化铁颜料、媒染剂、净水剂、防腐剂、消毒剂等。
2、分析试剂及制铁氧体原料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铁强化剂。
3、用作肥料,能除去树干的青苔及地衣。是制造磁性氧化铁、氧化铁…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者。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也叫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电磁感应的发现
1820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研究电磁本质联系的序幕,他的这个重大发现很快便传遍了欧洲,并被许多物理学家所证实。因此,人们确信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在法拉第之前的一些物理学家已经开始探索磁产生电的途径。安培于1821年到1822年间做了探求感应电流的实验,但他未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从1821年到1831年,法…
铜丝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铜丝在空气中燃烧,铜丝变黑,没有明显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点燃=2CuO
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铜在纯氧中点燃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绿色,红色表面逐渐变黑。
铜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
举例说明供大于求的经济现象
比如说商场中的打折促消活动,街边商铺中的挥泪大甩卖,超市中的买二赠一的活动,以及电商中的限时抢购等等,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商家因生意难做而采取的一种促消手段,说明市场需求己经饱和,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这是市埸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