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对案件中的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权威性的判定,称为判决。
民事判决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作出,称为判决书,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行使审判权的重要表现,也是诉讼中的重要法律文书。
民事判决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分类:
1、民事判决就其所解决的诉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变更判决。给付判决是确定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责令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一定义务的判决。给付判决的特点是它使当事人一方产生实体义务,如果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确认判决是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判决。例如,确定当事人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收养关系的判决。
变更判决是变更当事人之间原有法律关系的判决。例如,准予离婚的判决。
2、民事判决就其解决案件的全部或一部争议,可分为全部判决和一部判决。全部判决是在案件全部审理结束后,针对当事人之间所有的争议依法作出的判决。一部判决又称部分判决,是指对案件一部分争议作出的判决。有的民事案件的部分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当这部分事实确已查清时,可以先行作出判决。部分判决先行解决一部分争议,有助于加速整个诉讼的过程。
3、民事判决根据双方当事人是否出庭,分为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在双方当事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参加法庭审理后作出的判决,叫对席判决。缺席判决是一方当事人拒不到庭参加法庭审理的情况下作出的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如果原告成为反诉之诉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缺席判决。
4、民事判决根据其制作的法院审级,可分为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判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根据事实和法律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是一审判决。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作的判决是二审判决。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原则,故二审判决也叫终审判决。再审判决是案件原审法院或其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审理后所作的判决。
5、民事判决就其解决案件的结果,分为肯定判决和否定判决。肯定判决是准许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也就是原告获得胜诉的判决。否定判决是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也就是原告败诉的判决。
6、民事判决就当事人对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的情况不同,分为放弃判决和承认判决。在法庭调查和辩论中声明放弃诉讼请求,因而依法作出驳回原告之诉的判决,为放弃判决。基于被告在法庭调查和辩论中,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因而依法作出的被告败诉的判决,为承认判决。
对民事判决进行分类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判决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作出的条件和适用的情况不同,诉讼程序也有区别。
民事判决书的种类有哪些
一审民事判决书第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一审民事判决书,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依照国家的民事法律、法规或经济法律、法规,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二审民事判决书第二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二审民事判决书,它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或经济纠纷案件,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后,依法作出维持或者改变一审民事判决的书面处理决定。再审民事判决书审判监督程序的的民事判决书,亦称再审民事判决书,他是人民法院对本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和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根据当事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再申请,或者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后,就诉讼那个当事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作出重新确认处理的书面决定。
民事判决书的种类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民事调解书担保人免责吗
民事诉讼调解书,担保人是不能免责的!只要判决书判决了被告和担保人一起承担还款义务,那就是同等责任义务。民事诉讼判决后执行前会有一次调解过程,只要被执行人承诺能履行法律文书义务,一般是申请执行人会以被执行人为主题来让其履行义务,但是担保人是不能免责的!
民事调解书应一式几份
民事调解书最少需要一式三份。法院留存1份,案件当事人原告1份,被告1份。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经过协商调解达成协议的,可以由法院按照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最少需要一式三份,原告和被告各1份,法院留存1份。如果案件有几名当事人的,可以增加调解书的数量。
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两者概念不同:
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我国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以及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
行政主体在中国行政法学领域,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
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法律上严格区分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是基于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严格区别。行政主体是法律限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有国家委托行政权单位的权利是不是越界。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行政主体是基于和民事主题发生法律纠纷时候,确定的行政主资格。
民事司法赔偿有没有误工费用
有误工费用赔偿的,只要法律保护范围内的都可以主张权利。民事纠纷中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民事抗诉的时效期是多长时间
民事抗诉时效期最长时间是三个月。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出现法院驳回再审,再审判决存在明显错误的,可提出抗诉,时效期为三个月。
民事抗诉的时效期是多长时间
抗诉是没有时效期限至的抗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认为确实存在着错误一张意义,应当与纠正的向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的抗诉申请。所以抗诉是根,时效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民事抗诉的时效期是多长时间
民事抗诉期限一般为三个月。民事抗诉是一种诉讼行为,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