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

更新时间:2023-04-17 15:39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潮是:

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我国历史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的相关内容

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排名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一个省份,这里有五十二个民族,几乎囊括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这是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而且其中还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包括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等。

什么民族喝酒不能与长辈一桌

锡伯族

锡伯族的年轻人不许和长辈同桌饮酒,其中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长幼有别,不能没大没小

二是酒喝多了容易失礼,对长辈的不敬被视为最丢脸的事。

朝鲜族晚辈也不得在长辈面前喝酒,若长辈坚持让小辈喝,小辈也得双手接

过酒杯来转身饮下,并表示谢意。

2.蒙古族

家中来客后,不分主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座主席位置上。客人不走,年轻媳妇不能休息,哪怕彻夜畅饮长谈,也得在客厅旁边听候家长召唤,好随时斟酒、添菜、续茶。满族家中来客,由长辈陪接,晚辈一般不得同席,年轻媳妇侍立在旁,装烟倒酒,端菜盛饭。

3…

把牛当家人的民族

哈尼族会把牛当家人

主要是因为哈尼族人民长时间从事梯田农耕,自然对水牛产生了一种深厚感情,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敬重、爱护牛的传统风俗,凡哈尼族农家母牛生子,立即出动全家劳力上山割草,哪怕历尽艰辛,也要设法割回鲜嫩的青草喂给生子的母牛吃。有的还用老肥肉和红糖喂养“坐月子”的母水牛。如果遇上天气寒冷,就用旧棉絮包住牛身,使其不致受冻,说明他们把牛当成了家人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二、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因:

1、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

关于民族一家亲的作文该怎么写

民族团结一家亲。有一句歌词叫做“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这句歌词谁也不陌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朝开始,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始终没有间断过。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活着56个民族。民族团结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才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