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农业新思维

更新时间:2023-04-21 04:53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随着社会发展,开始出现新农业这一说法,并且如果想要在新的时代下发展的更好,结合新农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新农业具体是指什么呢

这个“新”代表很多方面,比如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

新思维

过去传统的农业方式销路单一,经常出现农产品卖不出去、最后变质之后只能扔掉的情况。但是到了现在,不少人都能结合时代发展,让自己有互联网思维,通过电商、直播等平台的方式,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有些掌握了门道的经营者不仅不用担心货卖不出去,甚至一上架就卖空。

新模式

与以往农民普通的耕种、收获过程不同,新的模式涌现,让农业出现多种业态,比如众筹农业、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等新模式,让农业往精品方向发展的同时,也能获取更高的收益。

新技术

科技的发展无疑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助益,农产品的生产、育种、育苗、物流等各个阶段都因为有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什么是新农业新思维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率已超过三分之一。规模经营的加快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而这些要素的重新配置又势必要求人们用新思维去经营农业:旅游思维、跨省思维、大数据思维……不断涌现的农业新思维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农村“产业兴旺”夯实了基础,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

什么是新农业新思维的相关内容

古代农业雅称三个字

贵本。

古代一直是重农而轻商,旧时有一个常用的重要雅称为“贵本”,即重视根本的、重要的东西,亦特指重视农业。《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谓之大隆。”意为重视根本是讲形式,重视实用是正名分,二者的统一才是美好与兴盛。

古代农业雅称三个字

古代把农业叫做农桑。

农桑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旧时 江南以农桑为业。

农桑辑要中国元代初年 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

农业经理人报名官网

就是当地国家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

农业职业经理人证,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考核与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农业职业经理人证的考试时间是由各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照规定自行决定,会在确定考试时间后发布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上。参加考试的考生需要自行查询官网及下载准考证准备考试

什么是农业生产力,有哪些特点

一、农业生产力指通过农业劳动,改造、征服、利用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结合,是农业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

农业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或科技知识)和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在农业生产力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不同,劳动者是具有主观意识、能动的要素,是创造价值的要素。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者会发生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农业劳动者中体力的重要性日益被智力所取代,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二是农业劳动者的数量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时间

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的安徽和四川农业经济改革是指伴随着资源、人口、技术、文化等各种综合因素变化,以农业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的是:①出口创汇农业②高产高效农业③农业多种经营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达,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多种经营方式结合,长三角是主要的出口创汇基地,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农业综合发展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本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20、6%,2001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9.0%,其中稻谷产量占全国的51.5%:油料产量占全国的38.7%,其中油菜籽产量占全国的65.0%,芝麻产量占全国的53.9%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42.5%:亚热带林产品、果产品占有更高的比重,茶叶、柑橘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0%、42.5…

猜你想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