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全诗原文赏析

更新时间:2023-04-17 14:59

全诗原文

桃花庵歌

作者: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赏析: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交接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桃花因与“逃”同音而具隐者之意,更体现出追求自由、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可贵精神。

通观全诗,共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前者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

后者则描写得比较详细,诸如“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等皆是此列。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此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是唐寅诗中之上乘者。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论断。

桃花庵全诗原文赏析的相关内容

心中若有桃花源全诗是谁写的

全诗作者:东晋陶渊明。全诗如下: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成佛无须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

明月清风谁与共,高山流水少知音。

问世间情为何物全诗是什么

1、全首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出处说明:

出自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中。

3、赏析如下:

这首词是诗人为殉情之人所感动而作,词名为咏物,实则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殉情者的哀思。这首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喻、拟人的多种手法,对大雁殉情的故事,…

小池哪一句给全诗增添无限情致

个人感觉是第三句!

因为小池由南宋诗人杨万里所做,全诗描写了自然景观,全诗如下!

小池 南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诗虽然是由写景入手,但是第二句的意思是映在水上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忘忧国全诗

全诗:病起书怀

[ 宋 ]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诗是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全诗

全诗为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是全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