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原文
桃花庵歌
作者: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赏析: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交接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桃花因与“逃”同音而具隐者之意,更体现出追求自由、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可贵精神。
通观全诗,共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前者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
后者则描写得比较详细,诸如“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等皆是此列。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此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是唐寅诗中之上乘者。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论断。
桃花庵全诗原文赏析的相关内容
人间熙熙皆为利来全诗
人间熙熙皆为利来全诗为:人间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
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人间熙熙皆为利来全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出自司马迁《史记》的第129章《货殖列传》。
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各自的利益奔波不停。
原文如下:
国学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
昼短夜长全诗解释
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
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
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
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全诗是是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先秦诗经《国风・周南・关雎》里的诗句
全诗原文如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白话文释义: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
我独坐须弥山巅全诗解析
我独坐须弥山巅出自 ——
仓央嘉措的《世间事》
原诗较长,取其一段:
我独坐须弥山巅
将万里浮云一眼看穿。
一个人在雪中弹琴
另一个人在雪中知音。
先是在雪山的两边遥相误解
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的胸怀。
整诗都通过对两人的叙述,表达作者赫达通透心情。
马戴出塞全诗解释
出塞词
马戴〔唐代〕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
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