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其一: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尤其是第二首广为传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全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名词解析:
晓: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 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全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全诗的相关内容
心中若有桃花源全诗是谁写的
全诗作者:东晋陶渊明。全诗如下: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成佛无须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
明月清风谁与共,高山流水少知音。
问世间情为何物全诗是什么
1、全首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出处说明:
出自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中。
3、赏析如下:
这首词是诗人为殉情之人所感动而作,词名为咏物,实则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殉情者的哀思。这首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喻、拟人的多种手法,对大雁殉情的故事,…
小池哪一句给全诗增添无限情致
个人感觉是第三句!
因为小池由南宋诗人杨万里所做,全诗描写了自然景观,全诗如下!
小池 南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诗虽然是由写景入手,但是第二句的意思是映在水上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忘忧国全诗
全诗:病起书怀
[ 宋 ]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诗是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全诗
全诗为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是全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