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最高行为准则

更新时间:2023-04-17 13:49

为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执法水平、维护审计职业道德,特制定审计人员行为准则:

一、基本要求: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二、独立原则: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三、客观原则: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时必须一切从实行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的表述,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不为他人或第三者的意见所左右。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不以个人的好恶或成见、偏见行事。

四、公正原则: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不以牺牲一方利益为条件而使另一方受益。

五、廉洁原则:审计人员的行为应当清正廉明,不得利用自已的身份、地位和审计时所掌握的被审计单位的资料和情况为自已和所在的机关单位谋取私利,不得向被审计单位索贿受贿,不得以任何方式接受被审计单位馈赠的礼品和其他好处,也不得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超越工作正常需要之外的个人要求。

六、保密原则: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公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七、技能履行原则: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职业培训,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并通过专门考试,应具备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审计事项。

八、职业审慎原则: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具有一丝不苟的责任和保持应有的慎重态度。

审计最高行为准则的相关内容

工程结算审计详细步骤

审计的详细步骤一是,一是资料审计包括建设程序是否合法、结算编制格式是否合规、结算编制依据是否完整、计价是否有差错、所列项目是否与设计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

二是工程实体审计包括实体工程是否与设计相符,设计变更是否在实体中能够反应、工程质量合格是否经相关单位和各方责任主体书面确认。

审计流程从哪两个维度进行

从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个维度进行。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因此,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后,应当运用职业判断,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职业最吸引你的两个因素

1、审计师获国家认可与支持

近年来,国务院接连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而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官网发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获悉,审计师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实施部门(单位)为审计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国家认可与支持,足见审计师资格的行业地位。

另外人社部发出《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文件,将会影响上百万的审计人。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的人员可到本人失业保险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

关于审计,审增和审减是怎么回事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增就是审计后的数据比原有数额增加。

审减就是审计后的数据比原有数额减少。

关于审计,审增和审减是怎么回事

就是对某项费用或结算额的多少,进行审计,审增就是审计后的数据比原有数额增加,减少就是比原有数额减少。一般来说,对工程造价的审计,常用这样简洁的说法。

审计部门审计哪些企业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部门应当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

遇有涉及国家财政金融重大利益情形,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国务院批准,审计署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金融机构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或者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