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
2、正月十五云遮月——不露脸
3、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
4、中秋过了闰八月——团圆过了又团圆
5、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6、中秋节赏桂花——花好月圆
7、端午节后布谷叫——过时啦(比喻迟了。)
8、端午节划龙舟——载歌载舞
9、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10、过端午的'龙头——光耍嘴
11、过年吃团圆饭——济济一堂
12、过年的肥猪——早晚得杀
13、过年借礼帽——不识时务
14、正月十五打灯笼——年年都一样
15、正月十五打牙祭(偶尔吃顿丰盛的饭)——一年一回
16、正月十五的龙灯——任人耍由人玩耍
17、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18、正月十五的走马灯——反复无常
19、正月十五放烟火——好景不长
20、正月十五赶庙会——随大流
21、正月十五看花灯——走着瞧
22、正月十五卖元宵——抱成团
23、正月十五贴春联——晚了半月了
24、大年初一生娃娃——双喜临门
25、大年初一贴福字——吉庆有余
26、大年初一早上见面——你好我也好
27、大年初一做月子——赶在节上
28、大年三十的案板——家家忙
29、大年三十的烟火——万紫千红
30、大年三十看皇历——没日子啦
【篇二】三年级小学生歇后语摘抄
1、下雪天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2、下雪天打兔子——白跑
3、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又动(冻)人
4、下大雪找蹄印——罕见
5、西瓜地里落冰雹——砸啦
6、五更天下大雪——天明地白
7、乌鸦落在雪堆上——黑白分明
8、挑雪填井——白费劲,枉费功,枉费心
9、天亮下大雪——明白,明明白白
10、太阳底下堆雪人——不长久
11、暑天下大雪——少见,少有
12、三伏天的冰雹——来者不善
13、晴天下大雪——明明白白
14、晴天打雷——空喊,离奇,太离奇
15、泥菩萨遭雷打——粉身碎骨
16、煤块掉在雪地上——黑白分明
17、六月天下雪——得之不易:难得
18、立春响雷——一鸣惊人
19、雷雨天下冰雹——一落千丈
20、雷声大,雨点小——有名无实
21、雷公劈蚂蚁——大的欺负小的
22、雷公劈城隍——以上压下
23、雷公躲进土地庙——天知地知
24、雷公动怒——不同凡响,惊天动地
25、雷公打芝麻——专拣小的欺
26、雷公打豆腐——拣软的欺,不堪一击
27、久旱逢甘雨——人人欢喜,个个喜爱
28、久旱得雨——喜从天降
29、九月菊花逢细雨——点点人心
30、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饥寒交迫
【篇三】三年级小学生歇后语摘抄
1、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
2、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
3、一根麦秆打鼓——不想(响)
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运(云)
5、二两棉花打絮——谈(弹)不上
6、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7、七十岁配眼镜——老话(花)
8、下巴底下支小锅——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
10、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11、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
12、大麦去了皮——白人(仁)
13、大胡子——难题(剃)
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15、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点灯——空挂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涂石灰——白说(刷)
20、藕炒黄豆——钻空(孔)子
21、瓦匠的双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灯——虚挂名(明)
23、端午节包粽子——有棱有角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6、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
27、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
28、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29、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3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小学三四年级歇后语,谚语题目的相关内容
元宵节作文的题目
元宵节作文题目:
国外汤圆展示
元霄灯会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十五
我家元宵节
快乐元宵
元宵佳节
上元节
元夕节
元宵节包汤圆
元宵节到了
美丽的夜晚
元宵节的来历
回家过元宵
家乡的元宵节
喜迎元宵节
灯谜会
我喜爱元宵节
热闹的元宵节
元宵焰火晚会
闹元宵,赛龙会
红红火火过元宵
团圆的日子…
为什么孩子题目错了总狡辩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能为自己的所做解释首先应该鼓励,其次因为他不认为这是一种错,换句话就说,他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建议家长们跟孩子好好沟通,看看孩子是怎么想的并能知道他错在哪里,给他指出来,并引导他怎么样是正确的
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了并改正了,这才是中心目的
为什么盯着题目,脑子无法思考
这是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精力不行了,大脑运行也慢了。记忆力也慢慢衰退。所以做题要分心。
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障碍。
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关于线上教学的课题题目
线上授课已经成了这几年学校不得不采用的教学方式,要做这方面的课题,就要分析存在问题,然后确定课题题目。
比如,线上教学学生针对打开手机不去听的问题,那就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如何检查是否在手机前,是否看手机屏等,可以申请“基于线上教学的学生课堂统计方法研究”。
诸如此类,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课题题目。
细人不闻的古诗叫什么题目
出自唐代李端的《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译文及注释
撩开门帘,只见一轮新月悬挂夜空,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
对着新月细语喃喃,旁人难以听清,只有微微的寒风,吹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