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孵化温度全过程

更新时间:2023-04-17 15:22

一、选蛋:孔雀蛋重在120克左右,种蛋存放一般不要超过二周,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鲜艳,协调一致,时间越短,孵化率越高。

二、消毒:入孵前种蛋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可杀死种蛋表皮上的病毒,消毒一般在消毒柜内进行。

三、温度:孔雀孵化期为26--27天,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方法,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1-8天38.5℃-38.8℃,9-15天38-38.5℃,16-21天37.8-38.2℃,22-26天(即出壳)38.5-39℃。

四、湿度: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湿度过低则会引起胚胎粘壳,出雏困难,若湿度过高易造成雏鸟蛋黄吸收不良,体质差,易死亡。适宜的湿度应掌握在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即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应提高到65-70%。

五、翻蛋:为使种蛋受热均匀,使胚胎发育正常,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第二天起,一般2-4小时翻一次,翻蛋的角度为90度。第22 天即停止翻蛋。

六、晾蛋:在孵化中后期蛋温达38.8℃时,为防止内烧应晾蛋,一般孵化18天时每天晾1次。22-26天每天晾2次,晾蛋的时间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七、喷水: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孔雀的蛋壳上膜厚,蛋壳紧硬,为此在孵化22-26天时每天喷一次,水温35℃ 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紧硬变松脆,有利雏鸟破壳而出。

八、照蛋:第一次照蛋为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情况。正常蛋能看到黑色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任何变化也没有,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查出死胎蛋。

孔雀孵化温度全过程

孵化小孔雀,孵化室的温度一般不低于18℃,但也不高于26℃,其室内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55%至60%,孵化室要有专用换气孔,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孵化机要离开热源,并防止日光直射,以免影响孵化机内的温度。

孵化箱最适宜的孵化温度为37至37.8℃,所以孵化期通常保持在37.5至37.8℃,出雏期降至37至37.5℃。

孔雀孵化温度全过程

孵化期27日,第1~7日温度为38~39℃,第8~19日温度为38~38.8℃,第20~25日温度为37.5~38.5℃,第26~27日温度是37~37.8℃。孵化期27日,第1~23日湿度为60~70%,第26~27日湿度是70~75%。

孵化过程中要做好翻蛋、凉蛋、照蛋、种蛋转盘、喷蛋等工作。孵化温度高,还会防碍蛋的内容物正常吸收相反,温度低时,胚胎生长发育迟缓,推迟出雏,孵化率降低,若温度低于 24℃时,经 30 小时左右全部死亡。

孔雀孵化温度全过程的相关内容

液氮的温度是多少

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液氮,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

液氮温度是多少

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常压下,氮气温度需要降低到-196℃才能液化。通过压缩体积可以使氮气在较高温度下液化,但并不是任意温度都能液化,最高只能是-147℃,称为氮气的临界温度,并且,压强至少要达到33.5个大气压,称为氮气的临界压强。

可见,液氮最高温度是-147℃。

液氮是怎么把温度降得那么低的

并非液氮本身温度低,而是液氮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大大降低。常压下,氮气负一百八十多度才能液化,但液氮在常温下是可以保存的,用高压钢瓶。

液氮是指液态的氮气。液氮是惰性,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的液体,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

春天钓鱼温度在多少度最合适

春季钓鱼是比较合适的,这是因为水温比较适宜。此时,若是水温升高并且稳定在15度左右的时候,鱼类的活性就是非常高的,此时垂钓就比较适宜。这种情况下鱼类很容易被鱼饵吸引,容易开口,垂钓的成功率就会高一些。

若是温度能够达到20-30度,那么垂钓大部分鱼种就会更适宜,它们的觅食的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也很容易开口。不过,若是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垂钓,就需要注意深度以及鱼饵的准备等问题。

春天钓鱼温度在多少度最合适

春天钓鱼温度在多少最合适

现在以进入扬春三月,最适益外出作钓,不过现在开始禁,自然水域是禁的,最好到准钓的收取费的水库作钓,三月这个李随阳…

温度控制器alm是什么意思

ALM:报警。 内部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输出。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扩展资料控制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度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另一种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差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电子式温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