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捐献文物要明确3方面:
1.博物馆也分私有和国有的,如果文物 捐给私立博物馆也可以捐给国家。
2.博物馆按主管单位的话可以分为行业博物馆和文物类的博物馆。前者是文物局管不着的,所以也没必要联系文物局。博物馆也不是唯一能收藏文物的单位,如果是纸质文物也可以考虑图书馆和档案馆、纪念馆等,如果是价值不高但来源地明确的不如直接报告考古部门(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工作队等等),关键看你要捐的是什么东西。
3.现在文物类的博物馆仍在国内开展文物征集业务的恐怕不是太多,原因无非是社会上赝品仿品太多了,有些藏家名为捐献,实际不过是为了抬高身价。所以不要抱过高期望,捐献成功才是新闻,没人接收的话太正常了。
与此同时,如果是无偿的话,可直接联系想要捐赠的博物馆就行了,一般博物馆还会给颁发收藏证书等。
如果是有偿捐献,那就需要等博物馆向社会征集标本的时候,一般博物馆官网会发公告,这个时候一般是有预算,是有偿捐献的,就可以登记报名,当被选上之后,就会给一定的实物补偿或者金钱补偿。
如何捐献文物的相关内容
建福宫烧了多少文物
一万件以上
在《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写道:“内务府后来发表一部分糊涂账,说烧毁了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9万册。”该统计太不全面,学者秦国经、高换婷依据现存档案,发现建福宫的陈设文物即达一万件以上,乾隆收藏的珍玩尚不在其中。
各人保存的文物为什么要给国家
1、文物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活动中留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军事价值的东西,它不是属于某个人的,而是属于国家的,理应交给国家
2、文物交给国家,国家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发掘其价值,可以更好的为人类当代及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用性的借鉴
全国文物普查一共进行了几次
1981年至1985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复查。2007年至2011年,我国又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与前两次普查相比,第三次普查规模更大,涵盖内容更丰富,普查技术更先进。近年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开,全面摸清我国可移动文物家底,建立起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和数据库。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
目前为止,我国共进行了三次文物普查。
第一次从1956年开始,那时,普查规模小,不规范,没有留下统计数据。
第二次自1981年秋至1985年,其规模和成果均超过第一次,但受资金、技术等制约,仍然有漏查。
第三次在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与前两次普查相比,此次普查规模大、涵盖内容丰富,信息网络、数码相机、GPS卫星定位仪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其中。普查成果将会更加丰富、真实。
第四次应该就在这几年。
乾隆陵墓被盗的文物去哪里了
目前流落在了世界各地,难以寻找。 乾隆皇帝的陵墓是被军阀孙殿英带领部队炸开的。进入陵墓后孙殿英一伙人把陵墓内的所有文物洗劫一空。文物被他们掠夺后拿在外面倒卖。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