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态氮与硝态氮哪种容易烧根

更新时间:2023-04-30 14:05

氨态氮更容易烧根。

硝态氮指的是氮素的存在形式,而硫酸钾指的是钾素的原料来源。具体如下:

硝态氮肥形态是硝酸根(NO3-)。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

其特点如下:

1、易溶于水,溶解度大,为速效氮肥。

2、吸湿性强,易结块,吸水后呈液态,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3、受热易分解放出氧气,是体积聚增,易燃易爆,运输不安全。

4、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

铵态氮肥的形态是氨(NH3)或铵离子(NH4+)。例如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1、易溶于水,肥效快,作物直接吸收。

2、容易吸收,不易在土壤中流失。

3、在碱性土壤中容易挥发。

4、在通气好的土壤中可以转化成硝态氮,易造成氮的淋失和流失。

铵态氮在大棚蔬菜里是禁止使用的,铵态氮挥发时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硝态氮则不会。

比如,不同配方的水溶肥由于使用时期不同,采用的硝态氮和脲态氮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硫酸钾现在在水溶肥原料中使用很少,只有一些低价位的产品在使用,高端的水溶肥基本采用的是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像菲尔特水溶肥采用的是复分解法生产的磷酸二氢钾,绝对不含氯离子。

不使用硫酸钾的原因是,硫酸根离子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而硝酸根离子则不会。

铵态氮与硝态氮哪种容易烧根的相关内容

铵态氮与硝态氮转化过程

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2种:①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②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铵态氮、硝态氮只是植物氮素营养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当然,作物在这两种形态的氮素的吸收和代谢上存在不同。铵态氮经过作物吸收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贮备”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