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驱逐出境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3-04-18 19:51

驱逐出境是指对犯罪的外国人强迫离开中国国(边)境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它只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对本国人不适用,因此,我国刑法将其作为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的特殊刑种作了单独规定。

刑法驱逐出境的规定

《刑法》第三十五条 【驱逐出境】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不是都适用驱逐出境,而是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及犯罪分子本人的情况,结合国际间的关系和斗争形势的需要等,可以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可以独立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附加驱逐出境。如某外国人在我国犯盗窃罪,可以单独判处驱逐出境,也可单独判处有期徒刑。某外国人在我国犯间谍罪,可以在判处有期徒刑的同时,附加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附加驱逐出境。对于判处主刑,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一般应在主刑执行完毕后,执行驱逐出境。是否判处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是独立适用还是附加适用,由人民法院根据维护我们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来决定。这一内容体现了我国的主权原则。我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了罪,除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一律适用我国刑法,接受我国的法律制裁。

刑法驱逐出境的规定

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根据这一规定,驱逐出境适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独立适用。

它是针对那些犯罪情节比较轻的外国人,没有必要判处主刑的,可以单独判处驱逐出境。

二是附加适用。

它是针对那些犯罪性质比较严重、判处了主刑或者其他附加刑的外国人,可在主刑执行完毕后适用驱逐出境。

刑法驱逐出境的规定的相关内容

刑法293条全文

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刑法一百三十一条之一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2009版,含刑法修正案七) (已修订) 第一百三十一条 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2009-02-2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号)内容:【重大飞行事故罪】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飞机坠毁或者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或者盗窃…

刑法和民法哪个难背

学法律不能挑肥拣瘦,都要重视。尤其是还要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民法和刑法是传统法学里的两大类别,调整对象不同。一个调整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个是规定定罪量刑的法律。

民法繁杂,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学起来有趣,背起来痛苦,但是用起来还算容易刑法理论复杂,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数,共同犯罪等等,还有如何量刑,更重要的是程序也很重要,刑法看似简单,学深学透很难。

总结:大致就是民法学起来更加有趣点,但是包含的种类太多,刑法学起来略显痛苦,但是胜在体系结构比民法完整。同等重要,难度都差不多。

刑法和民法哪个难背

刑法和民法是两个…

我国现行刑法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规定了我国的刑法种类,我国刑法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刑罚的种类

基本介绍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刑法最近一次修改时间

2017年

中国刑法最近一次修订是2017年。 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

刑法最近一次修改时间

最后一次就是,第五次为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