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陆游的《大洪禅师赞》。
《大洪禅师赞》
陆游
髮长无心剃,衣破无人补。
大洪山上有贼,大洪山下有虎。
非但白刃杀尽儿孙,更能一口吞却佛祖。
赏析和诗意:
长发剃没有心,衣服破了没人补。
大洪山上有贼,大洪山下有老虎。
不仅刀杀尽儿孙,更能一口吞了佛祖。
衣破无人补典故的相关内容
求与离别有关的典故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求与离别有关的典故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生死离别。
俞伯牙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
枣豆为饭典故
典故出处《世说新语·纰漏》
原文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译文】
王敦刚和公主结婚时,上厕所,看见漆箱里装着干枣,这本来是用来堵鼻子的,王敦以为厕所里也摆设果品,便吃起来,竟然吃光了。出来时,侍女端着装水的金澡盘和装澡豆的琉璃碗,王敦便把澡豆倒入水里喝了,以为是干粮。侍女们都捂着嘴笑话他。
典故含义
现该典故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没见过世面的窘态。
范张之交的典故
范张之交已成为朋友交道的最高境界,它已经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一个典故。
《范式张劭》是晋代文学家干宝的作品,出自《搜神记》卷十一。作品先写范式的重诺守信,后写范式的千里送葬,淋漓尽致地表现范式与张劭这两个生死不渝的朋友非同寻常的友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和意思
典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又名《淮南鸿烈》的哲学著作中。
意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故事:
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老翁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和意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好与坏两个方面,即…
焦虑过度的典故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