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胍乙酸铜可以与标有“不可与碱性农药和铜汞制剂农药混配”。
吗胍乙酸铜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使用本剂时,稀释倍数不能低于300倍(即1千克可湿性粉剂,稀释用水量不能少于300千克),否则易产生药害。
2、 应在早期预防性施药,或在发病初期施药。若能与其他防治病毒病措施配合使用,防治效果更好。可根据当地昆虫传毒媒介(如:蚜虫、白粉虱等)发生程度,确定本剂的使用次数。
3、对铜制剂敏感的作物,不可随意加大使用浓度,也应避免在中午高温时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4、应在避光、阴凉、干燥处贮存。
5、一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
吗胍乙酸铜可以与哪些农药混配
1、盐酸吗啉胍+丙硫唑
可将16%盐酸吗啉胍、2%丙硫混合使用,丙硫多菌灵为低毒、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能有效阻止病原菌三磷酸腺苷合成,具有保护作用,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防治烟草病毒病制剂用药量63-75克/亩,施用方式喷雾,于烟草病毒病发病初期,兑水均匀喷雾。需注意对赤眼蜂有毒,天敌放飞区禁用对鱼在等水生生物有毒,不得污染各类水域。
2、盐酸吗啉胍+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
防治番茄病毒病制剂用药量100-150克/亩,水稻黑条矮缩病制剂用药量125-150克/亩,施用方式喷雾。在发病初期使用,间隔7-10天施药一次,连续使用2-3次。在番茄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5天,在水稻上21天。使用时浓度不低于300倍,否则易产生药害。
3、10% 盐酸吗啉胍+10%琥胶肥酸铜
这种混配制剂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病毒作用。防治番茄病毒病在发病初期,每亩使用制剂 150-250克,对水45-75公斤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全部生长期施用2-3次或病情而定,安全间隔期为5天。
4、16%盐酸吗啉胍+4%乙酸铜
稀释后的药液喷施到植物叶面后,药剂也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防治番茄病毒病,制剂用药量167-250克/亩,兑水喷雾。应于病毒病发生初期施药,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不要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滥用或紧接使用。
吗胍乙酸铜可以与哪些农药混配
吗胍乙酸铜属于铜制剂。铜制剂一般很难与其他农药相配,不可以与标有“不可与碱性农药和铜汞制剂农药混配”的农药混配。它一般与酸性农药或叶面肥混用。
吗胍乙酸铜可以与哪些农药混配的相关内容
急求蚁酸是乙酸么
蚁酸不是乙酸。蚁酸是甲酸的俗名,化学式为HCOOH,是最简单的羧酸乙酸又称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
蚁酸为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乙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急求蚁酸是乙酸么
蚁酸不是乙酸。
蚁酸,是甲酸之俗名,是一种工业上重要的化学药品。蚁酸之名,最早是在公元一六七○年,由蚂蚁蒸馏…
姜地能用氯氟吡氧乙酸吗
姜地能用氯氟吡氧乙酸
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最终枯死。适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葡萄、果园、牧场、林地、草坪等地防除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卷茎蓼、马齿苋、龙葵、田旋花、蓼、苋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乙酸相对原子质量有多大
乙酸也就是冰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它的分子式是ch3cooh,在这个分子式当中,有倆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碳的原子量是12,氢的原子量是1,氧的原子量是16,所以它们的原子量是,两个碳原子质量12✖️2=24,氢原子量1✖️4等于4,氧的原子量是16✖️2等于32它们的总和是60,它们的相对原子量就是60。
乙酸相对原子质量有多大
乙酸相对原子质量有:60
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O:16
那么,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M=12×2+4+1…
乙酸和酸反应
乙酸是酸,能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NaOH=CH3COONa+H2O。
硫酸与乙酸都是酸,不会反应 硝酸与硫酸都是酸,虽然酸性强弱不同,可它们也不会反应。 但是浓的硫酸却可以,和乙酸的产物是乙酸酐和O=C=CH2 和硝酸是NO2+,是个好的亲电试剂
乙酸和酸反应
不会反应,乙酸又叫醋酸,醋与盐酸混合,有反应吗
乙酸钠和盐酸是会反应的!
就是强酸制弱酸,乙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乙酸!
醋酸甲酯和乙酸甲酯的区别
醋酸甲酯和乙酸甲酯的没区别,一样的
乙酸甲酯,分子式CH3COOCH3,是一种有机酸酯,亦称作醋酸甲酯。
乙酸甲酯是无色、有香味、易挥发、易燃的液体。折光率为1.3595。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丙酮、氯仿、苯等。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体积极限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