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法律资格考试通过了多少人

更新时间:2023-04-21 19:54

今年法考客观题考试报名总人数高达71.89万人,与去年相比报名人数增加1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广东、山东、北京、河南、江苏五省市的报名人数超过4万人,上海、河北等地也有2.7万人报考客观题考试。

“法考”向来被称为全国第一大考,其难度之大众所周知——

法考的难首先体现在所学内容繁多上:360万字教材,近300多个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都要熟记在心,700多万字的基础阅读材料,细微的情节甄别,强大的法律法规知识网络,清晰地逻辑分析能力,翻来覆去的分析的、推理、总结、决断等, 只有做到将法律法规、法条原话与众多案例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在法考中脱颖而出。

正因为法考所学内容繁多,很多考生无法坚持下来,从报名缴费到进入考场的短短3个月里,考生放弃率往往高达21%左右。

法考的难还体现在通过率上:十年前法考的通过常年保持在10%左右,近几年法考通过率大幅度提升,2020年通过率上升到18%左右,这给无数法考者带来了希望。但部分专家预测,今年法考通过率相比2020年应该有所下降。

得出这一结论也不是无据可查,2020年我国法考通过的考生共计42万人左右,而《全国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中强调,至2022年,全国律师总数达到62万人,这也意味着2021-2022年法考通过率应控制在20万人左右,以每年通过10万多人来算,今年72万人参考人员的通过率在13%以上。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也正因为国家有意将律师从业人数规划至2022年的62万,这也意味着该行业有一定的就业缺口,就业前景还是有一定空间的。

法考虽难,但考生依然逐年攀升,是因为法考的含金量较高。

顺利通过法考的考生,就业渠道也随之加宽,一方面考生在考公务员上有优势,可以进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等,很多考生考法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还可以就业于律政机构当律师再不济还可以就业于各大企业当法务人员,同时在金融证券、高新技术、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反倾销、反垄断等方面也涉及律师人员。

从薪资待遇上,公务员待遇稳定,福利多多而做律师如果能做出名气,当然更不愁挣钱。但律师要想做出名气,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靠在底层摸爬滚打、单打独斗则很难成事。

那么,是不是所有法考者都适合从事律师职业呢

事实上并不尽然。律师职业虽然自由,但压力很大,要面对当事人各种各样的问题,且大多带着各种负面情绪,再加上律师职业又要求极高的应变能力、逻辑能力、推理、总结能力等,单从这一方面,很多头脑简单、心思单纯,不够成熟圆滑以及没有强大的内心的人都承受不了当律师的巨大压力,因此也很难适应律师职业。

一般来说,要想做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律师,必须具备极强的交际能力,性格主动外向,思辨能力强,思考问题能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且有主见,情商高智商高,说话办事严谨的人当然更适合当律师。

除此之外,律师要生存下去靠的是“案源”,律师的人脉和案源互为一体,前期好的人脉可以为你赢得案源,后期案源多,经验多,个人律师执业能力也随之提高,近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这一点来说,不善于经营人脉关系的人不适合当律师。

总之,法考虽难考,但含金量颇高,只不过对律师这一职业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考生在报考法考之前要有一定的职业规划,不要盲目为之。

2021年法律资格考试通过了多少人的相关内容

房屋外墙修缮的法律规定

根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业主、使用人应当遵守国家和上海的相关规定以及临时管理规约、管理规约,按照房屋安全使用规定使用物业。”

其中明确指出,“禁止私自破坏楼房外立面房屋外貌”。也就是说楼房外立面有立法规定业主个人不可私自自己维修。

法律名词关联性必然解释

关联性规则,是指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关联性是证据被采纳韵首要条件。没有关联性的证据不具有可采性,但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未必都具有可采性,仍有可能出于利益考虑,或者由于某种特殊规则,而不具有可采性。按照关联性规则,侦控、审判人员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限于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材料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应当注意排除与本案无关的证据材料。

证据关联性规则是证据规则体系的基础,在英国甚至被冠以“黄金规则”之称。在英美法系证据规则中,关联性是证据可采性的前提,有大量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围绕证据关联性而设计。相比之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难以找到证据关联性的明确界定,司…

法律七进活动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石棉县推进“法律七进”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建设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石棉县建筑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推动法治宣传工作进基层,结合建设系统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法律七进”活动,进一步提高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建设系统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执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维权,自觉履行法…

新法律颁布前已经实施的行为

法不溯及既往。新法律颁布前已经实施的行为,一般不适用新法律。法律适用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对新法律颁布前已经实施的行为进行处罚,一般适用新法律颁布实施前适用的法律。如果适用新法律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可以适用新的法律规定。

法律释明是什么意思

释明权,亦称法官释明义务,简称释明 ,它是指在当事人的主张不正确、有矛盾,或不清楚,或当事人误以为提出的证据足够充分时,法官依据职权向当事人提出事实及法律上的质问或指示,让当事人将不正确或有矛盾的主张予以排除,将不清楚的主张予以澄清,将不充分的证据予以补充的一种权能。

法律释明是什么意思

法律释明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就案件的实体问题、程序问题、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在当事人不明了的情况下,法官予以解释或明确,以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或适当履行诉讼义务的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