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隐白穴怎么操作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10 20:27
针刺隐白穴怎么操作正确?隐白穴主治什么疾病?针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隐白针灸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足背向足底直刺与足背面成90°。

针刺深度:正坐垂足或仰卧,沿拇趾爪甲根及爪甲内侧缘所作直线交点处,斜刺,向上,进针0.1-0.2寸,或点刺出血,留针15分钟;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微痛放射到附近。

作用主治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处,为井木穴,水为木之母,本穴又为子穴。具有扶脾益胃,温阳救逆,调和气血,启闭开窍,急救苏厥,清心定志,镇静安神,升举下陷,收敛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惊风,失眠,梦魇,腹胀,气喘,热病鼻衄,胸中烦热,呕吐,不欲饮食,尿血,便血,崩漏症。

注意事项

1.孕妇忌针刺隐白,本穴针感强烈,孕妇针刺该穴易因针感太强引动胎气。

2.禁用直接灸,瘢痕灸隐白穴。因本穴下肌肉浅薄,感觉敏感,故不宜使用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

针刺隐白穴怎么操作正确的相关知识

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针灸隐白留针多久

隐白位于足大趾内侧端,为脾经井穴,隐白之“隐”有潜藏孕育之义,“白”为金色,指上接手太阴肺经而言,即金隐于上,有脾母孕育肺之意,生金荣肺,酸甘化阴之功,故而得名。下面来讲讲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进针方向:从足背向足底直刺与足背面成90°。

针刺深度:正坐垂足或仰卧,沿拇趾爪甲根及爪甲内侧缘所作直线交点处,斜刺,向上,进针0.1-0.2寸,或点刺出血,留针15分钟;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微痛放射到附近。

隐白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趾背神经分布。足背内侧皮神经属绯浅神经在足背的分支之一,到该穴皮…

隐白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隐白的功效

隐白,五腧穴之井穴,十三鬼穴之鬼垒,隐即隐藏,白,物之色,足太阴属土,土者金之母,言足太阴气脉所起,手太阴金气所隐,下面来了解一下隐白的准确位置,以及穴位的具体功效。

隐白的准确位置图

隐白属足太阴脾经经脉上的穴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离趾甲大约0.1寸。

快速取穴:

1.正坐位,足着地,在足大趾内侧缘先与基底部线之交点处,按压有痛感。

2.正坐位,足着地,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按压有酸痛感。

隐白穴穴位解析

隐,隐秘,隐藏的意思;白,指肺的颜色,气。“隐白”的意思是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此穴外…

隐白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隐白的准确位置图

隐,指隐藏;白,为金之色。穴位足太阴之井,足太阴属土,土者金之母,言足太阴脉气所起,手太阴金气所隐,故名隐白。下面来讲解一下隐白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隐白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足大趾内侧端,趾甲角旁0.1寸。

简便取穴:坐垂足或仰卧,于足大趾趾甲内侧缘线与基底部线之交点处取穴。

隐白穴穴位解剖

有趾背动脉;布有绯浅神经的趾背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足底内侧神经。

隐白穴类属功效

类属:为脾经井穴,属木。

功效:健脾和胃,益气摄血,宁神定志。

主治:1.腹胀,腹痛,泄泻。2.吐血,便血,尿…

隐白的位置在哪里 隐白是什么经络

隐白是一个治疗月经崩漏,月经过多的重要穴位,有益气摄血,健脾和胃之功,那么隐白的位置在哪里呢?

隐白的位置在哪里

隐白穴的位置:位于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及趾背动脉。

隐白是什么经络

隐白穴:经穴名。属足太阴脾经。出《灵枢。本输》。井(木)穴。

“隐白穴”:“隐”,隐秘、隐藏也。“白”,肺之色也,气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