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

哺乳期吃川贝枇杷膏不能喂奶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2-05 21:46

1、用奶粉或其他食物替代

在宝宝不能吃乳汁的这段时间内,乳母可以用奶粉替代喂哺,建议选择宝宝适口的奶粉,可购买小罐或奶粉试样冲泡喂哺,看宝宝是否愿意喝,一般羊奶粉比普通的牛奶粉要更对刚尝试奶粉的宝宝胃口。如果宝宝已经添加辅食的,可以用米粉或软烂的粥等辅食替代。

2、借乳汁或购买乳汁

如果宝宝尝试了多种奶粉,都不愿意喝的话,那么妈妈们可能需要到附近的邻居看看是否有乳汁多的妈妈,借一些乳汁给宝宝喝,或是在网上购买冷冻母乳,乳汁挤出放在冷冻柜的话,至少可以保存3个月的,当宝宝要喝的时候只要热一下就好。

吃了川贝枇杷膏可以喝水吗

更新时间:2023-11-04 23:08

建议:半小时后再喝水。

一般吃了川贝枇杷膏之后是不能立即喝水的,因此刚吞服的川贝枇杷膏,我们需要利用这些药物成分附着在病痛部位来起到缓解治疗病痛的目的,若此时立即喝水,会冲掉药物,随着水分到达肠胃,其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建议各位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半小时后再适量饮用一杯温开水,缓解川贝枇杷膏的粘稠不适感。

备注:如对川贝枇杷膏口感不适的人群可服用药物之前先喝水,避免不适感。

川贝枇杷膏兑水喝影响药效吗?

更新时间:2024-01-21 02:23

川贝枇杷膏兑水喝可能影响药效。

之所以推荐服用川贝枇杷膏采取直接吞服的方法,而不是兑水服用,是因为川贝枇杷膏制成的膏剂通过直接吞服后,可附着在患者咳嗽、咽痒的病痛部位,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若采用兑水喝或是温水送服的方法,则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作用。

哺乳期吃川贝枇杷膏怎么吃好

更新时间:2024-01-25 15:36

1、服用量

根据川贝枇杷膏的产品说明书建议用量,一般成人服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一汤匙,约15毫升的服用量。

2、服用方法

直接吞服,不可兑水或服用后立即喝水,应隔半小时后再喝水,需注意的是哺乳期妈妈在吃了川贝枇杷膏的2小时以内不能喂哺宝宝。

3、最好自制川贝枇杷膏

准备材料:枇杷1000克、川贝20克、蜂蜜100克、冰糖100克。

做法

1.把枇杷剥皮,去核,放搅拌器里搅成泥状。

2.加入川贝粉,继续搅拌,加入蜂蜜,冰糖粉继续搅拌。

川贝枇杷膏哺乳期能吃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3

哺乳期慎吃,需遵医嘱。具体理由如下:

1、小宝宝不能吃对川贝枇杷膏

川贝枇杷膏的成分由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蜂蜜、麦芽糖、糖浆组成,虽然这些成分中不含有对哺乳期妇女禁食的药物,但川贝枇杷膏毕竟是中成药,服用后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而宝宝对川贝枇杷膏中的薄荷脑以及其他中药成分均不耐受,不能服用,若吃了容易引起不良副作用,因此哺乳期的妈妈们吃川贝枇杷膏需慎重食用,建议哺乳期妈妈们在服用川贝枇杷膏后停止一段时间的母乳喂养。

2、哺乳期吃川贝枇杷膏需对症服用

川贝枇杷膏的最佳服用时间是什么时候

更新时间:2024-01-06 13:05

川贝枇杷膏的最佳服用时间

1、饭后一小时服用

为了避免川贝枇杷膏对肠胃刺激,引起的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大家吃川贝枇杷膏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后服用,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饭后过早服用,人刚吃饱,再吃中药,一刺激,也很容易恶心、反胃、呕吐,过迟服用则容易导致空腹服用的不良现象。

2、患者喉咙痒痛咳嗽后服用

川贝枇杷膏的药理作用是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特别适用于患者在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等病症时服用,这样药对病灶,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3、立春、秋、冬节令前服用

川贝枇杷膏空腹能吃吗

更新时间:2023-03-02 23:23

不建议空腹吃,理由有以下三点:

理由1:空腹吃影响食欲

川贝枇杷膏由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等中药成分组成,食用过后,口里有心凉,微苦的口感,若人在进食早餐之前空腹食用,容易影响食欲,导致人不想吃东西。

理由2:空腹吃易肠胃不适

川贝枇杷膏在早晨空腹吃,其药性会迅速下行,因为此时肠胃中没有食物垫底,而含有的药物成分会促使肠胃胃酸物质分泌增多,对肠胃有刺激性,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的症状,可能产生恶心、呕吐的不适感。

哪些人不能吃川贝枇杷膏

更新时间:2023-05-06 11:43

1、禁忌人群

(1)是糖尿病病人禁服,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2)是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3)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