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有怎样的发病机制?

更新时间:2021-04-04 16:09

腮腺炎病毒首先侵人上呼吸道及眼结膜,在局部粘膜上皮组 织中大量增殖后进人血循环(初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 及一些组织,在这些器官中进行增殖后,再次人血(二次病毒血 症),波及涎腺、睾丸、卵巢、胰腺、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本病毒对腮腺有特别亲和力,故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 变。其腺体肿胀、充血、渗出,有出血性病灶和白细胞浸润。腺 上皮水肿、坏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导管呈卡他性炎 症,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及淋巴细胞浸 润。涎腺、睾丸、卵巢、胰腺亦可有类似炎症改变。

白癜风的其它发病机制

更新时间:2022-08-05 19:55

白癜风的其它发病机制

除了遗传学说外,白癜风的发病机制还与神经学说、免疫发病细胞因子学说、自由基学说、微量元素相对缺乏学说等有关,每一种说法都具有一定的一句,但又具有局限性,不能解释所有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所以对于白癜风,一般认为,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即发现出现代谢功能、神经精神、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紊乱。导致酶系统抑制、或黑素细胞的破坏、或障碍黑色体的生成与黑化,最终导致色素脱失。

假膜性肠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08

广谱抗生素应用之后,抑制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使艰难梭 状芽孢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能产生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毒素和肠毒作用的毒素,前者是假膜性 肠炎的重要病因。本病主要发生在结肠,病变粘膜有凝固性坏死,覆有大小不一、散在的斑点状黄白色假膜,严重者可融合成片。

疱疹病毒感染有怎样的发病特点?

更新时间:2021-04-04 16:08

传染源病人和带病毒者是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疱 疹液、唾液及獎便中。传播途径单纯疱疹病毒-1主要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 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单纯疱疹病毒-2通过性接触或新生儿围 产期在子宫内或产道受染。易感人群幼年时对此病毒普遍易感,50% -100%的成 人血清中含有疱瘆病毒抗体,但不能防止复发和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