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

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有自然病程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7

Ⅱ型糖尿病病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开始阶段由于环境及遗传因素的共同 作用,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但还能代偿,所以这阶段血糖调节能代偿,血 糖、糖耐量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 (IFG)或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此期间称为糖尿病前期。随即进人糖尿病 阶段,处于此阶段的患者血糖水平已大大超过正常范围,可明确诊断为糖尿 病,但尚未出现并发症或伴发病。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糖尿病患者将出现一些并发症,微血管病变(肾、视网膜、神经)逐渐加重,大血管病变(心脏、 脑、下肢)相继出现,使患者致残,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进人并发症期。

起居生活无规律的老年人便秘发生几率会增加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6

作息时间无定数者因中老年人退 休后,作息时间不受约束,有些人原来良好的生活起居、休息、 饮食规律与习惯被改变了。如常邀约多人一同外出旅游、玩 耍或开展各种活动,吃、住、行都有变化。这样无规律的生活,可能导致发生便秘。

心力衰雄病人发生缺钠性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及临床症状?

更新时间:2023-09-03 18:01

主要原因(1)中、重度心力衰竭病人,长期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加之应用 利尿剂抑制了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其大量排尿;出汗多、有呕 吐和腹泻时均使钠离子丢失。在这些原因的基础上若是单纯饮 水或补充无盐液体就更容易发生缺钠性低钠血症。(2)临床症状病人表现为疲倦、嗜睡、表情淡漠、食欲不佳、恶心、呕吐、手 足麻木、肌肉痛、眩晕。也可发生直立性晕厥、脉搏微弱、血压较 平时降低、少尿或无尿,还可出现脱水和休克。

请问便秘是怎么发生的?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6

排便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常健康人在排便时,首先是 产生便意,然后是排便动作。人在进餐后,通过胃结肠反射, 结肠运动增强,粪便向结肠远端直肠推进,直肠被充盈时肛门 内括约肌松弛,同时肛门外括约肌收缩,使直肠腔内压升高,刺激超过阈值(阈值又称阈强度,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 要的最小刺激强度)时,就会引起便意。这种便意的冲动,沿 盆神经、腹下神经传至腰骶部脊髓的排便中枢,再上行经丘脑 到达大脑皮质,若排便环境允许,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内外括约 肌均松弛,两侧肛提肌收缩,腹肌和膈肌也协调收缩,腹压增 高促使粪便排出体外。

哪些慢性胃炎容易发生癌变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6

大多数慢性胃炎只要在生活上注意调理,再加上合理的治疗,一般都预后良好。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基本上预后良好;而患有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与胃癌的关系密切,重度典型增生型胃炎则容易转变为癌。

此外,对于一些胃癌家族史,平时饮食营养单一、常吃熏制或者腌制食物的患者,需要警惕上皮化生、萎缩及不典型增生向胃癌的进展。

预防流脑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5

切断传染途径病菌通过流脑患者和带菌者口鼻喷出来的飞沫传播。在流脑流行季节,小儿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如商场、集市等,必需外出时要戴口罩,多晒太阳;搞好室内卫生,开窗通风,经常晒衣服、被褥。控制传染源对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及早期隔离治疗,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应少于病后7日。保护易感人群人群普通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第二次患病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