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构型三键更优先。
在判断RS型时, 碳碳三键优先于甲基。 即甲基看作是一个碳, 双键看作是两个碳 三键看作是三个碳。 三键甚至优先于乙基。
醛基含有碳氧双键,按照比较规则,可以认为醛基碳上连了一个氢,两个氧,而羟甲基的碳上是两个氢,一个氧,不同的地方,氧优先于氢,所以醛基优于羟甲基。
先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序,原子序数大的优先,同位素中原子量重的优先如果第一次比较原子序数相同,按外推法比较,原子序数总和大的优先。
官能团优先顺序:
-COOH>-SO3H>-COOR>-COX>-CN>-CHO>>C=O>-OH(醇)…
五原子分子常见的构型有:
CH4甲烷,CCl4四氯化碳,CF4四氟化碳等为正四面体型
CH3Cl,CH2Cl2,CHCl3分别为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为四面体型。
CH2O2甲酸,平面三角形结构。
五原子分子还有,但常见的就是这些。
分子的空间结构主要与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有关。
五原子分子有哪些立体构型
五原子分子立体构型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CH4 键角109° 28′ CH3CH2OH3CH3COOH5、 其它:2C6H6C8H8CH3OH C6
硫酸根,也可称为硫酸根离子,S原子采用sp3杂化,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硫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体心,4个氧原子位于正四面体四个顶点。有很大程度的双键性质。4个氧原子与硫原子之间的键完全一样。存在于硫酸水溶液,硫酸盐、硫酸氢盐等的固体及水溶液中。
C2H4空间构型,不是平面三角形,应是平面长方形。乙烯分子中,C原子发生sp2杂化,杂化轨道呈平面正三角形。这三个杂化轨道一个形成C一C西格玛键,每个C的另二个杂化轨道分别结合H形成4个C一H西格玛键。C的未杂化轨道形成兀键。注意,杂化轨道构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乙烯有4个氢原子的约束,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所有6个原子组成的乙烯是共面。H-C-C角是121.3°H-C-H角是117.4 °,接近120 °,为理想sp 2混成轨域。
这种分子也比较僵硬:旋转C=C键是一个高吸热过程,需要打破π键,而保留σ键之间的碳原子。VSEPR模型为平面矩形 立体结构也是平面矩形。双键是一个电子云密度较高的地区,因而大部分反应发生在这个位置。
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开阔”(低密度)的刚性结构。
最邻近水分子的O—O 核间距为0.276nm,O—O—O键角约为109°,十分接近理想四面体的键角109°28′。但仅是相邻而不直接结合的各水分子的O一O间距要大的多,最远的要达0.347nm。每个水分子都能结合另外4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以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
空间结构常呈六棱柱状,是六方柱和菱面体的聚形。
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₂,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
是[Ar]。 钾离子是指钾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得到的离子,显+1价,书写为K+。钾盐溶于水或熔融也可以得到钾离子。钾离子原子核外达到稳定结构为8个电子。钾等电子式是K+,钾离子是阳离子,简单阳离子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已失去最外层电子,所以其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本身。
钾离子在反应中只失电子,它最外层没电子,所以不用画点。
空间构型是指分子中各种基团或原子在空间分布的几何形状。分子中的原子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结合的整体,使分子在空间呈现出一定的几何形状。
立体构型指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相对排列关系。通过偶极矩的测定,电子衍射法等物理方法,可以测定分子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定出键长、键角,从而定出分子的构型。
空间构型和立体构型的区别
空间构型和立体构型一般指的是分子各基团在空间中的分布(不包括孤对电子)和内分子的具体容形状。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只表示原子排布顺序,后者还要考虑键之间存在键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