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词类活用整理

更新时间:2023-04-22 19:55

《苏武传》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2)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动用法,使……去

(8)屈节辱命 屈、辱: 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辱

(9)宜皆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归降

(10)别其官署常惠等 别:使动用法,使……分开

3、名词做动词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用车子抬。

(6)以状语武 语:名词做动词,告诉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4、名词做状语

(1)剑斩虞常已 剑:名词做状语,用剑

(2)得夜见汉使 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间,在晚上

(3)其一人夜亡 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间,在晚上

(4)朝夕遣人候问武 朝夕:名词做状语,在早上和晚上

(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苏武传词类活用整理的相关内容

君子食无求饱中食的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食,名词,食物,这里活用作动词,吃食,饮食。这一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饮食不贪图奢靡。

语出《论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图奢糜,居住不贪图安逸,在做事时机敏还在说话时谨慎,靠近道德规范就使自身正派了——可以称得上是喜好学习的人。”

一箪食中的箪词类活用

这不是词类活用。

箪,是一种竹器,盛食物用的。一箪食相当现在说的一碗饭。箪在这里是量词。名词箪和量词箪,属于一词多义,不是词类活用。

比较一下,有个成语“箪食壶浆”,意思是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形容老百姓欢迎自己拥护的军队。这里的箪就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用箪盛。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的一种。

一箪食中的箪词类活用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称赞颜回的话。箪是竹筐,盛饭用的。一箪食的意思相当于现在说的一碗饭。“箪”在句中作量词,没有活用。

成语“箪食瓢饮”的“箪”倒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用箪盛饭,用以…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词类活用

忧(前)、乐(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第一个“忧”“乐”,都是形容词,忧,忧愁、不高兴乐,快乐,高兴。句子中活用作动词,且是意动用法,以……为忧、乐,把……当作忧、乐。

句子的意思是把人家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把人家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表示与人休戚相关。

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令先公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此天地间有数好人。”

宁移白首之心中的词类活用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一句话中,没有词类活用。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句子中,“宁”字表反问语气,意思是:岂能、哪里、怎么等“移”字为改变、更改等义“白首”直译为头发白了,借指年老心”指志向、志愿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

宁移白首之心中的词类活用

”宁移白首之心”这句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一文,该文入选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这句话中,作词类活用的词是“移”字,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移”,改变的意思。“宁”是怎能的意思。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

族秦者的词类活用

是的,族秦者,秦也,这句话属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中的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句子中,族,本身是名词,家族,这里活用为动词,灭族,消灭。这句话的意思是,灭掉秦国的,是秦国本身,(不是天下人)。文言文中,两个名词连用,构成动宾关系的,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族秦者,符合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