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仕郎是什么官职

更新时间:2023-04-17 09:52

“将士郎”,又作“将仕郎”,属于创始于唐代的文官散阶名称,到了清朝时已经不沿用这个名称。

所谓的散阶,是指对应不同的官级品秩而设定的官衔名称,属于一种荣誉头衔,并不是实际的官职,诸如唐代文官的从二品官称为光禄大夫,文官正五品上称为中散大夫等等,而将士郎则是文官最低一等(从九品下阶)的散阶名称。

此后宋代延续唐代的散阶名称,将仕郎仍然是文官最低品级的散阶名称。

元代时对官制进行重新调整,将仕郎(初授)和登仕郎(升授)被作为文官正八品的散阶名称,在正八品之下,又出现了将士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升授)的从八品散阶名称。

到了明代,基本延续了元朝时期的文官散阶名称。

清代时,对官阶名称进行调整,不再有初授、升授的区分,各品级的官阶名称重新统一,此时将仕郎、将仕佐郎的名称没有被保留,而是沿用了登仕郎和登仕佐郎,分别作为文官正九品和从九品的阶官名称。

在清代,九品、从九品的官员,通常是州县的佐官,诸如主簿(九品)、吏目(从九)等等。

将仕郎是什么官职

将仕郎是文散官名。文散官名。隋始置,唐为文官第二十九阶,即最低一阶,从九品下。唐代自开府至将仕郎,为文散官,共二十九阶。见《新唐书百官志一》。

唐宋从九品下为将仕郎,金升为正九品,元升为正八品,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唐韩愈《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宋同。微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参军,主簿,县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为第三十七阶,仍为最低阶。

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将仕三郎,以奏补未出身官人。

金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为正八品。明为正九品初授之阶。金、元、明将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将仕佐郎两阶。清废。

将仕郎是什么官职的相关内容

将仕郎是什么官职

“将士郎”,又作“将仕郎”,属于创始于唐代的文官散阶名称,到了清朝时已经不沿用这个名称。

所谓的散阶,是指对应不同的官级品秩而设定的官衔名称,属于一种荣誉头衔,并不是实际的官职,诸如唐代文官的从二品官称为光禄大夫,文官正五品上称为中散大夫等等,而将士郎则是文官最低一等(从九品下阶)的散阶名称。

此后宋代延续唐代的散阶名称,将仕郎仍然是文官最低品级的散阶名称。

元代时对官制进行重新调整,将仕郎(初授)和登仕郎(升授)被作为文官正八品的散阶名称,在正八品之下,又出现了将士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升授)的从八品散阶名称。

到了明代,基本延续了元朝…

卢氏最大的官职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官职,头衔有哪些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从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孔子都做过哪些官职

孔子一生做过的官职,包括在季氏家的官职如下。

1、委吏,这是一个负责仓库出入账目的差事,孔子干的很出色。

2、乘田吏,这是一个管理牧场的差事,孔子干的很好。

3、中都宰,即中都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只有一年时间但成效非常明显。

4、鲁国司空,负责鲁国建设工作。

5、鲁国大司空摄相事。负责鲁国宰相的事务。

西门庆官职排名

在水浒传原著中,西门庆的官职排名第十。

因为在水浒传原著中,西门庆是一个财主,同时还在阳谷县开了一家生药铺,是一个典型的爆发呼兼地头蛇。虽然西门庆不是什么宋朝的官员,但是,西门庆的职务远超酒店老板,小贩,茶馆老板,以及普通市井人家,粗略计算在北宋排第十。

猜你想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