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历代国君

更新时间:2023-04-30 23:05

答案如下: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

赵烈侯赵籍成为赵国第一代诸侯王。然后是赵武侯。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王迁。公元前228年被秦始皇灭国。一共经历了十代赵王。

赵国历代国君

赵烈侯、赵武侯、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代王嘉。

1、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2、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赵衰传赵盾,赵盾传赵朔,赵朔传赵武,赵武传赵景叔,赵景叔传赵鞅,赵鞅传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

3、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前222年,灭于秦国。

赵国历代国君

赵王迁(—公元前222年之前),亦称赵幽缪王,嬴姓,赵氏,名迁。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35-公元前228年在位),赵悼襄王之子[1],母为赵悼倡后。公元前236年,正式继位,品行不端。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郡。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兵压境,命令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听信宠臣郭开谗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令宗室赵葱、颜聚代替,导致赵军大败,国破家亡。受俘进入秦国,发配到房陵深山中,谥号幽缪。本名赵迁别名赵王迁、赵幽缪王所处时代赵国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物关系

赵悼襄王父亲赵悼倡后母亲赵嘉哥哥

人物生平继承王位赵王迁,赵国邯郸人(今邯郸),亦称赵幽缪王,嬴姓,赵氏,名迁,是赵悼襄王之子,赵迁的母亲赵悼倡后原是妓女,后来被赵悼襄王纳为妃子,生下儿子赵迁。赵悼倡后深得赵悼襄王的宠幸,因此,赵悼襄王废掉正妻所生的长子赵嘉,将赵迁立为太子。而赵迁向来以品行不端闻名赵国。[2]赵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迁继任赵国国君之位,史称赵王迁。[1][3]赵王迁元年(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赵王迁下令在柏人筑城。[4]抵御秦军赵王迁二年(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将领桓齮率军攻打赵国的平阳和武城(一作武逐),赵国将领扈辄率军前往援救。秦军在平阳(一说武城)击败赵军,杀死扈辄[5],并斩杀赵军十万人。[6][7]同年十月,秦将桓齮再度率军攻打赵国。[8]赵王迁三年(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军攻打赵国的赤丽和宜安,赵王迁任命将领李牧为大将军,率军前往抵抗秦军。李牧率军在宜安、肥下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桓齮逃回秦国。赵王迁因李牧击败秦军有功,于是封李牧为武安君。[9][10][11]同年,秦军再度在平阳进攻赵军,大败赵军,杀死赵军将领,夺取宜安、平阳和武城。[12][13]赵王迁四年(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国出动大军进攻赵国,一路军队抵达邺地,一路军队抵达太原,攻克狼孟和番吾。李牧率军击败秦军[14],秦军于是撤兵而回。[15]之后,李牧率军向南抵御韩、魏两国的入侵。[16]发生天灾赵王迁五年(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赵国的代地发生大地震,从乐徐以西,北到平阴,楼台房屋墙垣大半震毁,土地开裂一条巨缝,东西宽一百三十步。[17][18]赵王迁六年(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赵国发生大饥荒[19],百姓谣言说:“赵人号哭,秦人欢笑,如果不信,看看田里只长草。”[20]亡国遭俘赵王迁七年(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兴兵攻打赵国,王翦统率驻扎在上郡的军队攻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驻军一同进攻赵国。[21]李牧和将军司马尚率军顽强抵抗秦军。于是,秦国派人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面前诋毁李牧和司马尚,说他们企图兴兵反叛赵国。赵王迁因此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取代他们。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迁派人暗地里趁李牧没有防备将他抓住杀害,并撤免司马尚的官职。[22][23][24]赵王迁八年(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颜聚逃走[25],秦军于是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26],赵国灭亡。赵王迁被俘虏后,秦王嬴政将他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27]主要事迹赵王迁继位之初,曾下令修筑柏人城。[4]此后赵国屡次遭到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城池。[13][15]最后,赵王迁竟中秦国反间计,自毁长城,杀害名将李牧、撤免将领司马尚,而任用赵葱、颜聚取代二人[24],致使赵军惨败,自己被俘[26],赵国灭亡。

赵国历代国君的相关内容

启用商鞅变法的是哪个国君

启用商鞅变法的是秦孝公。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赵国历代国君

答案如下: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

赵烈侯赵籍成为赵国第一代诸侯王。然后是赵武侯。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王迁。公元前228年被秦始皇灭国。一共经历了十代赵王。

赵国历代国君

赵烈侯、赵武侯、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代王嘉。

1、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2、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

晋国国君为什么不夺回权力

答案如下:

晋国国君不是不想收回权力,是没有能力收回权力。

晋国开国之君是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叔叔。

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封儿子唐叔虞为晋国国君。是周成王姬诵之弟。

晋平公以后。晋国大夫赵。魏。韩。智。范。中行氏做大势力。

晋定公时,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考烈王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

晋国彻底被分裂成为了三家。但是在晋文公重耳时期晋国势力最强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国历代国君

1、太公尚(前1039—前1015)25年

2、丁公伋(前1015—前989)26年

3、乙公得(前989—前964)25年

4、癸公慈母(前964—前898)66年

5、哀公不辰(前898—前884)14年

6、胡公静(前884—前880)4年

7、献公山(前880—前851)29年

8、武公寿(前851—前825)26年

9、厉公无忌(前825—前816)9年

10、文公赤(前816—前804)12年

11、成公说(前804—前795)9年

12、庄公购…

刺客信条历代销量排行

《刺客信条》历代销量排行如下:

《刺客信条:枭雄》正式发售,其首日销量荣登英国销售排行榜第一,但相较系列各作来说,这个成绩却是垫底,与此前销量最低的《刺客信条:叛变》持平。

《刺客信条:杀神》历史销量排行第二

《刺客信条:天境》历史销量排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