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哪三种

更新时间:2023-04-17 09:57

1、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干支纪年

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3、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哪三种

年号纪年,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

星岁纪年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哪三种的相关内容

2020干支纪年法是什么年

公元2020年,按照干支纪年法是农历庚子鼠年。

2020年天干为庚,地支为子。故2020年为庚子年。此年生人生肖为鼠,甲子纳音表中当属壁上土。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庚者,属阳之金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此为金生水相也。庚子,厚德之土,若遇壬申之金,则其富贵必矣。金主杀戮兵伐,而木到子位乃破败,木主仁,缺木而多金,则易生战乱。庚子年,干支亦称金玉出海,降雨量较以往有增,而气候益无常也。

2020干支纪年法是什么年

2020年干支纪年的话是庚子年。也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老鼠年。在命理学中批八字的时候又称为土命,全称是壁上土命。其中天干是指庚金,它是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天…

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哪三种

1、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干支纪年

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阏逢摄提格是什么纪年手法

星岁纪年法。

摄提格,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以太岁运行的所在来纪年。当太岁运行到寅宫那一年,称“摄提格”,也就是寅年。

以纪年命名的行星

以纪年命名的是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

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公元1977年干支纪年方法

公元1977年,按照干支纪年法属于农历丁巳年,生肖属蛇。

公元1977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丁巳年(蛇年),无闰月,共354天。

属蛇的人做事专心致志,认真负责,心灵手巧,思路敏捷,头脑机智,足智多谋,精力充沛,随和开朗,善于交际,遇事可沉着冷静,富有幽默感,不足之处是动摇不定,心胸狭隘,爱钻牛角尖,性情多疑,不太信任他人。

猜你想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