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抗洪救灾中,我们能看到救援人员奋力填沙包、涉水堵管涌等动人画面,而在这背后,还有一批科技含量十足的“神兵利器”。防汛机械化、信息化甚至智能化,增加了我们战胜洪水的“底气”。
风云四号“洞察先机”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我国首颗三轴稳定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整体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欧美最新一代同类卫星的水平,在汛情期间对水体面积和雨带变化做出了持续而精准的监测,为天气预报和抗洪抢险决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持。
红外无人机“精准寻人”
7月9日下午5时许,吉安市峡江县6人被洪水围困。雨势越来越大,水位不断上升,被困人员所处的建筑已成“孤岛”,随时有被冲毁的危险。情况紧急,当地先后派出两支救援队前往救援。但由于洪水已漫过路面两三米深,且晚间视线受阻,救援队迟迟无法抵达,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指挥部渐渐与被困人员失去了联系,情况越来越危险。
00:46
关键时刻,红外线无人机成为搜救“强兵”,深入“孤岛”探测被困人员情况,并提供路面水情信息。凌晨4时,经无人机确认,受困人员全部安全。当地救援人员在红外线无人机遥控指引下,紧急制定救援方案和前进路线。7月10日凌晨5时36分,6名受困人员被成功解救。
今年的防汛抗洪过程中,搭载了可见光/红外双波段视频相机、大视场测绘相机、光学相机等不同传感器的无人机,盘旋在抗洪一线,为灾情研判、蓄滞洪区运用论证提供科学支撑。
“北斗预警”避免伤亡
刚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防汛救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暴雨洪水不仅带来了洪涝灾害,也导致一些地区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隐患大的区域,相关部门将安装载有北斗芯片的设备安装在山体土地上,山体哪怕出现很细微的位移,都会被侦测到并发出预警,从而避免人员伤亡的发生。
“智慧方舱”信息集成
在抗洪救灾前线,解放军信息方舱不但能以战时状态实时对救援分队发出行动指令,还可以综合多方天气、水文等信息对汛情进行研判。
东部战区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旅长付国涛说:“指挥抗洪就像指挥打仗一样,因为不知道哪里会出现新的情况,借助先进的通信手段和侦察手段,可以极大提高指挥效率。”
“双保险”保护官兵
科技装备和专业设备的运用,还体现在对救援人员的进一步保护。在江西九江江洲镇抢险现场,抗洪官兵除了身着救生衣,腰间还系了一条5厘米宽的气胀式救生腰带。
如果有人不慎落水,只需拉开充气阀门,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会将气囊迅速充满,变成围在腰间的一个救生圈。
“变形金刚”动力舟桥
动力舟桥外观看起来和普通钢铁浮桥相似,作用与渡船类似,可以快速拼装与分解,能通过水路直接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运至决口处,大大提升封堵作业效率。
北斗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大数据研判、红外无人机搜救……面对凶猛的洪水,越来越多高科技含量的抗洪“神器”正广泛运用到防汛抢险一线,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力肩挑背扛的“肉搏式”抗洪,高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新时代抗洪抢险。
我国有哪些抗灾技术或发明的相关内容
室内蘑菇种植技术
室内种植蘑菇,把石灰放进大缸里搅拌均匀,然后把玉米芯放进大缸里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捞出来放进一个屋里,摆好,然后用油纸盖上,过几天就要看看缺水吗,如果缺水的话就浇点水,时间长了蘑菇就出来了。
室内蘑菇种植技术
室内种植菌菇时,要在地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膜,并将窗户使用遮光布遮住,避免室内光线过强,然后使用稻草、秸秆等材料配制养料,并将其均匀的撒在塑料膜上,最后将菌菇的菌种撒入养料表面,并覆盖一层过筛细土即可。
室内蘑菇种植技术
1、需要购买菌包和营养料,以及家里剩余的麦秸和玉米芯或是木头屑等。
2、然后在买来的菌包上撒上水,保证水分的…
欧洲平菇种植技术
平菇的种植技术:
播种
首先塑料薄膜铺在床面上,塑料薄膜的上面放一层营养料,厚度在5厘米左右,接着就可以撒菌种了,上面再铺一层营养料,然后撒菌种,最后把它整平、压实就可以了。
平菇的播种时间通常在8月末到来年春天的4月末,这都是最佳播种时间。但是切记春天播种要早一点,秋天播种要晚一点,种植平菇的最佳温度在15度以下。
发菌期
平菇在生长发菌的时期主要需要主要调温、保湿,还要防止其它杂菌的污染。播种后的两天,菌种就开始萌发了,而且它会开始慢慢的向四周生长,所以每天都要进行多次检查,随时观察着温度的变化,料温必须要控制在30摄氏度以…
电子出版技术属于电子信息类
属于一个分支。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电信息的产生、处理、传播、获取、存储。信息有很多种形式,我们的语音、纸上的字都可以,现代社会主要是电子载体的信息,也有部分用光的,不过光一定要跟电联系在一起,所以叫光电信息。
电子是一种奇特的物质,对于微观粒子来说,它没有体积,没有内部结构,不会衰变,而且又能导电,又能发光,又能导热,又很听话,特别好操控。所以,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什么都电子化。
花生麸养殖技术
花生麸需要腐熟才能作为有机肥施用,腐熟过程应该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
发酵以前,先将花生麸粉碎成粉末,有利于加快腐熟速度。常规的办法是将花生麸粉和水按照1:15左右的比例混合,经常搅拌,经过2-12 个月后就可以完全腐熟,夏季温度较高,腐熟速度快,低温条件下,腐熟时间较长。如果加入蔗糖,可以加快腐熟速度。
腐熟以后的液态肥还需要再次稀释,稀释的比例为1:7。如果不经过腐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烧种或者烧根现象,作为叶面肥时,会烧伤叶片。
花生麸也可以利用密闭的容器加入适量的田园土拌匀以后加水堆沤成堆肥,但要注意老鼠等偷吃…
莓苔种植技术
一、基质
生长基质疏松透气多腐质,pH值在4.5-5.5之。一般可以选用细颗粒泥炭土或者其它的偏酸性的细颗粒0-10泥炭土的,尽量不要带肥。
二、盆器
春秋是移栽莓苔的好季节,建议选择22-27CM左右的双色盆、2号青山盆、或者一加仑大的加仑盆,建议使用透气透水性好的盆。
盆面铺一层松鳞或者松针,减少水份流失,防止盆土溅起引起的菌病,减少病虫害。
三、水肥,光照
浇水:刚定值的莓苔浇透定根水即可,因为0-10的细颗粒泥炭土颗粒很保水,所以浇水的周期不需要很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