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田泥鳅套养技术

更新时间:2023-04-17 13:20

1、藕田建设方法

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厘米,水深控制在20~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用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无水泥板亦可用厚一点的塑料膜代替,水泥板缝要用水泥封好。

根据藕田的大小,栽种藕前要先在田中开挖一形、十形或井字形的田沟,沟的宽、深控制在30~40厘米。

2、藕田消毒技术

将藕田水深控制在10厘米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亩化浆后趁热搅拌,全田泼洒,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强氯精5公斤溶水后全田泼洒,必须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剂。消毒5~7天后进行换水,换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试水鱼,以检测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试水鱼可选择白鲢或花鲢,试水鱼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鳅苗进行养殖。

3、泥鳅放养技术

待藕长出2片立叶,同时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即可放鱼。在泥鳅放养前1星期,追施发酵的鸡、猪、牛粪等有机肥每亩150~2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以培肥水质,同时加注新水,使水位达到30厘米。投放时间在清明节前后,每亩投放泥鳅2万尾。种苗要选择使用符合国家无公害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规格齐整,体质健壮的泥鳅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消毒防病。

藕田泥鳅套养技术

在莲藕田里养殖泥鳅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以提高莲藕的产量,也能增加泥鳅的养殖效率。首先在阳光充足、地势平坦的地方建造藕池,在入口和出口设置逃生网。然后要给藕池消毒,换几次水,并注入新水,放养泥鳅。为了保证泥鳅的生长,需要定时定量进行喂养

藕田泥鳅套养技术

莲藕田中套养泥鳅是当今企业迅速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新技术生产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莲藕的产量(泥鳅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 还能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率, 是增加收入、提高土地使用率的高效新方法, 同时也能促进莲藕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2012年翠绿藕业合作社莲藕的年产量在5000公斤/亩以上, 泥鳅的产量约200公斤/亩左右,莲藕田套养泥鳅每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藕田泥鳅套养技术的相关内容

技术洞察方法

1、 看行业

行业状态(业务范围、玩家、标杆、商业模式)

行业趋势(包括行业链、供应链)

技术生命周期

技术对商业的影响

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学术动态和标杆)

重点研究方向 (解决什么问题、技术思路、效果)

颠覆性技术

洞察观点总结

2、看客户

客户业务痛点

经营、商业模式

客户需求变化和趋势

客户技术规划方向 (解决什么问题、技术思路、对商业的影响)

洞察观点总结

3、看竞争

友商相关业务全景和…

蓝领技术工人的就业

现在蓝领技术工人还是很好找工作的,现在劳动力市场还是挺缺人的,只要你有技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随着我们国家重视产业工人这一块,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喜欢蓝领技术工人岗位的,国家要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岗位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必须有技术工人的存在。

黄龙释迦种植技术

1、黄龙释迦一般在每年春季三月份左右进行种植,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可以采用保温膜进行保温处理,也可以根据种植数量进行温室栽培

2、播种育苗

播种前先晒种、拌种,将种子浸泡24-36个小时,处理好之后才可入土,这样种子的发芽率才更高。可用撒播法,也用条播法,播种量控制好,每亩地种植7-8千克。种下后再上面覆盖一层细土,并喷洒水分,保证基质湿润。

3、水肥管理

幼苗期3天左右需淋水1次,如遇天旱需每天1次,到6-8片叶后可施稀薄粪水或0.5%尿素水溶施,以后再逐步提高浓度,苗圃后期还需淋施钾肥或复合肥,以利培育壮苗。

多肉的种植技术

1,温度管理,多肉正常生长温度15-25度之间,低于5度把多肉搬回室内养殖,高于30度,给多肉遮阴通风

2,光照管理,多肉喜光,除了夏天,平时给它充足的光照,会让叶片肥厚

3,浇水,给多肉浇水,盆土干了再浇,浇水太勤 ,生长状态不好,用小花盆栽,根系旺。

手动挡和自动挡哪个技术好

手动挡变速箱和自动挡变速箱都是各个时代的产物,只有适不适合,没有哪个更好。

早期的车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都是使用的手动挡变速箱,操作复杂,但是动力传递直接,传动效率高,后期随着自动挡变速箱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动力损耗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高,很多车型都开始配备自动挡变速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