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烈这个谥号是一个很好的谥号,这是因为昭烈的基本释义意思是显赫,显著,其读音为zhao一声,lie四声,所以蜀汉君主刘备的谥号为昭烈帝刘备
昭烈这个谥号怎么样
昭烈是一个褒义的谥号,意思是:柔德有光,有功安民。其中刘备的谥号就是汉昭烈帝。这也是刘备一生最公正的评价。虽然他没有光复汉室江山,但也无愧于黎庶百姓。
昭烈这个谥号怎么样
“昭”和“烈”都是美谥,表示赞美。
《逸周书·谥法解》:
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
除刘备以外,谥号里边有“烈”字的皇帝比较少,最有名的就是崇祯皇帝了,清朝给他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都有“烈”字。
昭烈这个谥号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王安石的谥号是什么
谥号是中国古代生者对逝者一生的总结,也是逝者流传于后世的特殊称号。王安石谥号“文”,是古代文臣最高最好的谥号之一。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围绕他的争议也持续千载。
王安石的谥号是什么
王安石谥号“文”。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萧铣谥号
他没有谥号。谥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 萧铣是唐朝的敌人,没有人给他起过谥号。不过他自称梁王。
萧铣(583年~621年),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梁宣帝曾孙。
郑和谥号
没有谥号。
郑和(1371年[1] - 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州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
谥号献的含义
汉献帝的献是聪明睿智的意思。
汉献帝,字伯和,出生于河南郡雒阳县,东汉王朝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他幼时被董太后抚养汉少帝即位时,被封为渤海王。宦官之乱后改封陈留王。189年,他即位为帝后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
武将谥号排名及解析
武将谥号分两等,只有重大贡献的人才有,据《明会典》,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