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蓑衣夜行的诗句有:
1、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出自唐代吕岩的《牧童》
2、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出自宋代李纲的《望江南·江上雪》
3、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插田歌》
4、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堤上行三首》
蓑衣夜行的诗句的相关内容
蓑衣斗笠在古代代表
蓑衣和斗笠在古代就是雨衣,《六韬直解》说蓑薛,皆雨衣也以草为之。唐以后人们写到蓑衣和斗笠多是把它当做隐居,自由,侠士,高人的象征
诗书中所写穿蓑衣和斗笠的都是渔夫和农民的形象,如崔道融《田上》诗:雨祖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写的就是农民披蓑衣带斗笠冒雨耕田的情景
蓑衣和斗笠作为渔夫和农民的象征,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时的贵族和文人是不穿蓑衣和斗笠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斗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哪里来的渔翁!”可证实
所以,不同时代赋予蓑衣和斗笠不同的属性,在古代它是代表渔夫和农民,后来又代表着侠士,和象征自由,现在人们已…
青箬笠,绿蓑衣
原文:
渔歌子
唐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蓑衣夜行的诗句
关于蓑衣夜行的诗句有:
1、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出自唐代吕岩的《牧童》
2、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出自宋代李纲的《望江南·江上雪》
3、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插田歌》
4、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堤上行三首》
绿蓑衣是哪首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
这首词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渔翁″的穿戴和在细雨中垂钓的闲情逸致。
船夫披着蓑衣摇着橹改成扩句
船夫披着蓑衣摇着橹怎样怎样怎样改成扩句
可以在船夫,蓑衣,橹前面加上定语来修饰。也可以在摇着前面加状语来修饰
例如,一位老船夫披着蓑衣摇着橹,一位年轻的船夫披着破旧的蓑衣使劲的摇着橹,老船夫披着破烂的蓑衣无力的摇着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