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认为大家用途一样,都是用来盛东西,不用争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世上万物都是这样,只有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才能和谐发展,共同进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陶罐为什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的相关内容
陶罐成了什么铁罐成了什么
许多年之后,谦虚的陶罐依然光洁如新,而且还成为了文物,而傲慢的铁罐无影无踪。《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全面,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
陶罐和铁罐的描写手法
《陶罐和铁罐》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是黄瑞云作的寓言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要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用几个词语评价陶罐和铁罐
陶罐:古朴、质朴、乡土气息、原始、率性而为、易碎、脆弱。。。。。。
铁罐:坚硬、牢固、年代久远、沧桑、铁锈斑驳、沉闷、尘封已久。。。。。。
陶罐和铁罐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描写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的历史
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铁罐是用铁做的,比陶器诞生的要晚,但时间长了会锈蚀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