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哪个朝代

更新时间:2023-04-17 13:22

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我国古代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哪个朝代

萌芽于西周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但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以现代学制为标志。我国的现代学制从清末开始建立,以采纳西方学制为其主要特征,从清末至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学制有“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旧中国的学制大多是以单项选题和多项选择题考察为主,主要考查每个学制的名称(别称)、时间、内容、地位的一一对应。

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哪个朝代

我国古代学制起源于夏商,萌芽于周。学校的校字就起源于夏朝,商朝称学校为学和庠。西周的学校及前代之大成会和各种学校构成了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

西周的学制分为官学和乡学。官学为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国君设立,只收贵族和大奴隶主的子弟入学。乡学由各地方设立,中小奴隶主及平民的子弟可以入学。西周的学校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修业内容,考察与奖惩等教育管理制度。

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哪个朝代的相关内容

基准学制是什么意思

基准学制指的是教育部规定的全日制本专科修读年限,专科为二~三年,本科为四~五年。根据《上饶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饶师院发[2005]6号,2005年8月31日,本《教务指南》所指学籍管理规定均为该版本),我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全日制本科标准学制为四年,专科为三年。在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本科六年,专科五年。

博士学制最短的国家

英国,博士学制为两年,是目前学制最短的国家,两年内可完成课程学习和学术研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即可获得学位。博士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

壬寅学制怎么意思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即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壬寅学制怎么意思

《钦定学堂章程》,由清代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章程中分《 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及《蒙养堂章程》 由于该年为“壬寅年”,所以又叫“壬寅学制”。

我国第一个颁布的近代学制是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颁布的学制,但它并没有得以实施,所以第一部公布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小学章程》等共六件,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然而,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

学制是什么,怎么填

学制即为从该阶段入学到毕业一共需要多少年,上了几年就写几年,比如大多数地区小学是六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

学制是什么,怎么填

学制就是你在这个阶段学习了几年。上了几年学就填几年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大学本科的学制大多都是四年,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是读四年,修完学分就可以正常毕业

而义务教育学段的学制分为两种,六三制和五四制,六三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五四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