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属于合同制和非合同制员工的区别。根据国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其中第(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是目前事业单位实行合同制聘用管理的依据。简单说,签订了合同,属于正式员工,不签合同,属于临时工。
2、现在事业单位自2014年7月1日开始实行聘用员工合同制,详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因此,被事业单位正式录用的,都必须签有“聘用合同”,一签三年,三年到期后,总评合格人员,可继续续聘即续签再三年,以此类推。三年内包括三年不合格的,单位有权劝退或辞退,凭的就是“聘用合同”。所以,一旦没有签合同了,就属编外人员了。
3、签合同就享受合同中的岗位、职位、工资、待遇。不签合同,就没有固定的岗位、职位和对应的工资、待遇。因此,签合同与不签合同,现在是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的区别。
如果事业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上面内容可以了解参考。
事业单位不签合同的用工方式的相关内容
混同用工及交叉用工的区别
混同用工是不按专业之分,而是哪里缺人就到哪去,使得用人存显杂乱無章之态。而交叉用工则是先上什么工,就安排这一专业的人先做,待这一工种结束,再上别的工种上。做到安专业对口,人员充分利用。
混同用工如何交社保
按企业单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给职工交纳社会养老保险金。
混同用工的典型情况是,用人单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劳动者在同一时期内接受两个以上用人单位的交叉管理,从提供劳动的时间和空间上很难区分用工主体。
混同用工员工怎么举证
一、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的关联企业提供劳动
既然是混同用工,那么就存在多个单位对劳动者用工的情况。实务中关联企业之间对同一劳动者实施用工的情况较为多见。例如,一家生产型企业的销售人员在工作中既要向生产型企业提供劳动,往往还需要向生产型企业所投资成立的贸易公司提供劳动。此时即发生了向自己的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之外的关联企业提供劳动的情况。
二、多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如果只是提供劳动,但是并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那么劳动者向多个企业提供劳动行为也只是说明其所提供劳动系按照一家用人单位的指示而实施。即,虽然存在劳动者虽然向多家提…
临时用工与灵活用工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是:
一,就业的区别:临时用工因是“临时”所需,时间、场地常不固定,这种用工往往不列入就业范围,用人单位不交纳社保费灵活用工只是未列入用人单位编制,但属于就业,单位要为其交社保费。
二,工资的区别:临时用工者工资面议,工完结清灵活用工者工资一般都是接月结算,工资相对稳定。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有营业执照吗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是有营业执照的。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务派遣公司成立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而他所招用的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公司被称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派遣合同的单位被称为是用工单位。这些用工单位也要求有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