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孔子春游问弟子原文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奔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孔子春游问弟子原文的相关内容
天上的街市的原文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桓温伐蜀遇武侯小吏原文
原文
桓温征蜀,尤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曰:“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出处:
出自《晋书》,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东汉末年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两利相权取其重原文
出自:章炳麟[近代]《答某书》。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原文:“盖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两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
意思是:两种利益同时放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两种损害放面前,当然是选择伤害较轻的那种。一言以蔽,利弊权衡,自然选利重害轻。与其让察、绥两省同时拥有,不如要一个损害比较轻的。
两利相权取其重原文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解释一下,两种利益摆在面前,只能二选一的情况,选利益大的!两种害处摆在面前,二选一的话,选危害小的!
诗经大雅抑原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人说《抑》是励志名篇,不知是何依据。观其内容,分明是一位老臣对于昏庸无道的青年天子的劝谏。《毛诗序》曰:“《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
诗文翻译
天子肃穆之威严,是他盛德的外在体现。常言说得好,不存在没有过错的哲人。老百姓有过错,是由于这个原因。圣贤人有过错,也是这个缘故。
没有比改正过失,完善道德更为紧要的事情,还要将它训戒于四方。保有了真正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要归顺。决策好的意见,发布完成的命令,国家虽远也要以时昭告于百姓。尊敬你的威严慎守你的命令,天下人皆以你的言行为准则。
可是如今,迷乱兴于政事,颠倒了是非,沉湎于酒色,纵…
道虽远,笃行可至 原文
出自:《荀子·修身》
原文: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译文:然而跛鳖可到达的目的地,千里马却到达不了这并无它因,而是“做”和“不做”的不同之理。道路即使遥远,不走就肯定无法到达。事情虽微小,不做就不能完成。修身也大多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完成,这些都别无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