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环境法的渊源

更新时间:2023-04-17 13:00

中国环境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环境法律及其他法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3)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制定的有关环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权限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规章

(5)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制定、批准的强制性环境标准

(6)中国缔结的或参加的有关保护环境的各种国际公约、条约、协定书等。

简述环境法的渊源的相关内容

简述环境法的渊源

中国环境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环境法律及其他法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3)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制定的有关环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权限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规章

(5)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制定、批准的强制性环境标准

(6)中国缔结的或参加的有关保护环境的各种国际公约、条约、协定书等。

客家姓氏渊源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普米族和纳西族的渊源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族群,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纳西族的族源,学者界认为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迁徙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

陕西人和山东人的渊源

山东人来自陕西。

这要追溯到元末明初的时候,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民族矛盾激化,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镇压,激战十余年,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之后又经历了明初的“靖难之役”,许多地方出现千里无人烟的局面。

所以明政府曾在50多年里实施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从人口密集的陕西迁民屯垦中原。

桐城中学与北京大学有什么渊源

桐城中学与北京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120年来,桐城中学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办学水平为北大输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2021年8月,桐城中学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校”,北京大学将与桐城中学开展全方位的人才共育实践,将以“博雅基地”为平台,从高质量的学科能力培养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两方面,共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