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运用的表达方式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04-26 20:00

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大类。

①情景结合和借景抒情

《社戏》运用了情景结合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

②描写

社戏中10--21自然段,夏夜行船:是从“我”的视觉、触觉、嗅觉,运用比喻方法,描写春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的。

社戏运用的表达方式的作用的相关内容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了那些典故

典故很多:

1、"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也是传说中的神女。

2、女娲:《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天问》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

3、神妪:《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

4、老鱼跳波:《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5、吴质…

社戏为什么叫社戏

张代敏在《社戏里的“社戏”》中说:“‘社戏’里的‘社’原指土地神……‘社’又是古代划分地区的一个小单位……从顾炎武《日知录》中的‘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看,‘社’便是‘村’。绍兴至今尚保留着‘阮社’‘谷社’这样的村名。每个社有社庙一土地庙,庙里供着土地神,祭社的日子叫‘社日’。”

社戏为什么叫社戏

社戏就是在祭祀土地神的时候,人们在一定的场合所唱的大戏。社日是二月二“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

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

社戏14到21段概括

第一段:(1-3)回乡消夏。写“我”在平桥村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过着自由的生活。

第二段:(4-21)坐船看戏。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情景。

第三段:度(22-30)偷吃蚕豆。写看社戏后返回平桥村途中偷吃罗汉豆的经过。

第四段:(31-40)公公夸奖。写第二天偷吃罗汉豆的事被揭穿,六一公公送豆的情景和“我”对看戏、吃豆的思念

社戏是回忆性散文吗

《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 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社戏描写方法赏析

《社戏》景物描写如何赏析

作者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依次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得有形:“起伏的群山”,“一丛松柏林” 有色: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 有声:笑声、嚷声、水声、笛声 有味:豆麦的清香 有情:“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目失”起来。 以上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社戏描写方法赏析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静态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