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以跬步意思是脚下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
跬[kuǐ]汉语汉字
形声。从足, 圭声。本义: 古代的半步) 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康熙字典【酉集中】【足部】 跬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6《广韵》丘弭切《集韵》《韵会》《正韵》犬繠切,音頍。与同。《扬子·方言》半步为跬。《玉篇》举一足也。《类篇》司马法,凡人一举足曰跬。跬,三尺也。两举足曰步。步,六尺也。《礼·祭义》故君子跬步而不忘孝也。《集韵》或作顷蹞窥。
跬(kuǐ)步: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
整句意思是: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出自战国时期荀子创作的《劝学》,原文节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
致远,常与任重合用,意思指肩负重担而行于远方,引申比喻作长期担起重任并努力坚持下去。
跬,指足下迈出一次的动作,即半步。古代称左半步为彳右半步为亍。彳亍缓步前进,称为行。积跬步逐步前行,坚持一步一步向前行,终于能走到远方去,就叫做跬步致远。
跬步致远的意思
这是根据荀子《劝学》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演变的,就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每次一小步终能走很远。
喻:积少成多,不以恶小而为,不以善小而不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