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

流脑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更新时间:2025-03-30 08:30

患儿常为急起高热,伴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中毒症状,年长儿自诉头痛及全身酸痛,婴幼儿易发生惊厥。皮肤淤点、游斑为本期的主要临床特征,皮疹大小不一,形态多呈星状、圆形,可不规则;颜色初起为淡红或鲜红,继可能为紫红或紫斑,压之不退色,可全身分布,但以躯干、臂、肩、肘身体受压处多见。继而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婴幼儿则表现为拒乳、凝视、呻吟、尖叫,烦躁等。

预防流脑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5

切断传染途径病菌通过流脑患者和带菌者口鼻喷出来的飞沫传播。在流脑流行季节,小儿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如商场、集市等,必需外出时要戴口罩,多晒太阳;搞好室内卫生,开窗通风,经常晒衣服、被褥。控制传染源对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及早期隔离治疗,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应少于病后7日。保护易感人群人群普通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第二次患病少见。

如何预防流脑?

更新时间:2021-04-04 16:16

具体如下:(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使用手帕,不直接面对他人等,可以减少传播、感染的机会。(2) 改善居住、工作环境的拥挤状况,并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区。(3) 接种疫苗。我国目前有两种疫苗,分别针对A群和A+C 群,疫苗安全有效,保护效果也较好,可以去当地疾病控制机构咨询接种疫苗相关事宜。(4) 早发现,早治疗。出现临床表现后,即去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防止死亡。(5) 保护接触者。出现病例后,对家庭成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发热),即应进行治疗,以免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