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多少程度合适?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4

(1)高血脂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因素。病情的危险程度不同,血脂目标值也不同,不能仅凭化验单上的箭头判断血脂是否达标。

(2)一般而言,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需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和服用降脂药物来控制血脂。尽量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控制在 2.07 mmol/L(80 mg/dl)以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出院后该注意什么?多久复诊?

更新时间:2023-07-30 05:26

(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管是否行冠脉造影或冠脉支架置入术,出院后均需要定期到医院门诊随访,随访频率依病情而定,不稳定心绞痛症状相对稳定者可以 1~2 个月随访 1 次,而心绞痛症状相对较重或已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应 1 个月随访 1 次。

(2)如果随访期间病情无变化,随访半年即可。同时出院后按照医嘱长期服药,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嗜酒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双抗」治疗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双抗」治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10

(1)「双抗」治疗即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是负责止血的,但是在血栓形成、阻塞血管的过程中,血小板也起了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血液发生血栓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血管阻塞的风险,降低发生不稳定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风险。

(2)临床上常用的「双抗」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

(3)无论是药物保守治疗,还是进行支架和搭桥术后,「双抗」治疗都是首选,但「双抗」治疗的疗程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经治疗后好转后,但再次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1-04-04 16:10

若再次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仍然需要急救和住院治疗,有条件可以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必要时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若再发前 6 个月内有过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既往有过冠脉旁路移植术,仍可考虑再次行冠脉造影。

确诊了不稳定型心绞痛,该如何治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10

首先要保证休息,减轻对氧气的消耗。其次,增加血液、氧气的供应。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包括:

(1)抗血栓治疗,如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这些药物可以预防心脏血管内形成血栓。

(2)抗心肌缺血的治疗,如口服硝酸甘油、消心痛、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等;

(3)降血脂治疗,如口服阿托伐他汀等降低血脂,这些药物除了降血脂,更重要的是让心脏血管变得稳定。一般心梗都是因为血管壁上沉积的脂肪斑块破裂发生血管堵塞,降血脂可以让斑块不发生破裂。

不稳定型心绞痛该如何预防、减少发作、调节饮食和运动?

更新时间:2021-04-04 16:10

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除了规律服药以外,还需要尽量避免各种危险因素。此外,还应做到:

(1)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积极治疗,促进血压、血糖达标。

(2)调节饮食。特别是一次进食不应过饱,少吃动物内脏等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尽量控制盐和糖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多吃鱼。

(3)戒烟。吸烟者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 2 倍甚至更多。

(4)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对心脏疾病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但要量力而行、以不致发生疼痛、胸闷症状为度。

(5)调整日常生活和工作量,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发生过不稳定型心绞痛,还能否正常生活?能否过性生活?

更新时间:2023-07-18 10:50

(1)如果发生过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你可能会对自己的将来感到焦虑,也会担心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亡。

(2)但是大部分患者能够痊愈,经过恰当的治疗,很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包括接受冠脉支架置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都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仍然能够享受性生活,因此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状况。

(3)但如果不稳定型心绞痛频繁发作时,就不应该继续干重体力活。

为什么要区分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容易发生心梗吗?

更新时间:2023-03-09 22:24

(1)因为两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上均有较大差异。虽然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病变,主要是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出现粥样斑块导致的,但病变程度,处理方法有差别。

(2)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比较稳定,冠状动脉上出现的粥样斑块不容易脱落、出血、血栓形成,发生心肌梗死风险要小一点。

(3)不稳定型心绞痛说明冠状动脉的病变不稳定,斑块容易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或出血、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更紧急,需要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