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痛经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7-01 03:37

痛经也称行经腹痛,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痛经可见于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贫血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11

现代医学解释:贫血指的是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血球计数以及红血球比积均低于正常值的现象。因此所谓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是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的症状。通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一旦减少,红血球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有时也会出现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而红血球数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

婚前医学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3-02-09 21:58

女性避开月经期去检查,经期无法检查,也影响常规的化验结果。做检查的当天早晨禁食,查肝功能要空腹抽血,否则会影响检查结果。在检查的前几天一定要休息好,不能睡得太晚,不要劳累,更不要酗酒,否则,有可能影响肝功能的化验结果。男性生殖器检查时应取直立姿势。

高血压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6-25 23:22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成年人在非同一日连续测量血压3次以上,结果均高于140/90毫米汞柱(18.72/12.3千帕)者就可诊断为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查不到病因的高血压,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均为此种类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已知其他疾病引起的,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本病患病率较高,且易引起心、脑、肾的并发症

冠心病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10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对人的伤害也比较大。因为患上这种病的病人的心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出现故障。一般的人都会这样认为,心脏的疾病很难治,而且中医的方法更加没有什么效果。其实这种看法要纠正,千万不要认为中医是慢功夫,根本解决不了心脏的问题。人体其他的器官和组织都可以适当的休息,唯独心跳和呼吸是不能停止的,呼吸当然简单了,只要能维持气流的通畅,在体内很好地交换带来氧气就行了。但是心脏就不同了,即便是一时一刻也不能休息的话,也要很好地工作。否则身体就能感觉到,供血一差,任何地方都不能好好地工作了。所以出了心脏的疾病以后,一定要及时地调整。

医学上指的什么是肺结核疾病?

更新时间:2021-04-04 16:09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的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的传染90 01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飞沫(医学上称微滴核)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 肺结核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以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力主要表现,兼有全身不适、乏力、倦怠、心悸、烦躁、纳差、月经不正常、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等。早期轻咳痰少,约1/2- 3/4患者有咯血,量不等。

荨麻疹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08

本病是指皮肤常突然发生局限性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境界清楚,形态不一,可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随搔抓而增多、增大。肩觉灼热、剧痒。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除皮肤外,亦可发于胃肠,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于喉头黏膜则呼吸困难、胸闷,甚则窒息而危及生命。风疹可照此刮痧治疗。

尿毒症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08

尿毒症是肾脏功能衰竭晚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进人尿毒症晚期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可危及生命。尿毒症分为急性肾脏功能衰竭所导致的尿毒症和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所导致的尿毒症。前者主要以尿少为特征,后者主要表现为肾脏功能不全而引起全身各脏器的异常。

遗精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08

遗精是指在无性生活状态下发生的精液遗泄,正常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者,每月遗精1-2次,或偶尔稍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未婚成年男子遗精次数频繁,每周2次以上,或已婚有正常性生活而经常遗精,则属于病理状态。梦遗为夜间有淫梦,精随梦泄;滑精为无梦而滑泄,甚或清醒时精液自流,或有所思慕而精液自流,或见色而精液自流。梦遗和滑精均有各自的特征,相比较而言,遗精病轻,滑精病重。患者多伴有头昏失眠、精神萎靡、腰腿酸软等症状。